第67章 独孤扬威袭荆楚(2 / 2)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隔壁淅阳郡守韦孝宽的政绩也很突出,因为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同属荆州,成绩抢眼,私交也很好,时人称之为“连璧”。</p>

正因为这些前期成绩,所以荆州此时虽然被东魏占领,但当地百姓依然怀念当初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在的日子,连带着倾向于支持西魏。</p>

辛纂得知淅阳失守之后,打算出动军队去征剿叛军,但行台郎中李广觉得不妥,他站出来对辛纂说:“刺史大人,我觉得现在不适合出兵。淅阳那里只有一座孤城,城外根本没有百姓,而且山路深险,周边又有太多的土著蛮族,派的人少了根本不顶事,而都派去那边的话,荆州这边又会空虚。现在咱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荆州核心区的安全,淅阳这种不重要的地方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否则一旦失利,搞不好会出现连锁反应,那时候恐怕穰城会有危险。”</p>

李广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前段时间荆州东边的颍川太守元洪威造反,荆州很多人马被抽调过去平叛了,留在穰城里的守军数量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独孤如愿的策反工作,荆州军民内部不稳定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出兵折腾的确会有很大的风险。</p>

但辛纂在堂弟辛雄被处死之后,一直处于很紧张的状态,急于证明自己的忠心,他反问李广道:“我作为一州刺史,身负保境安民的重任,岂能纵容叛军在辖区内如此猖狂?”</p>

李广道:“现在荆州兵力有限,实在没办法面面俱到,必须抓主要矛盾才行。只要守住穰城,区区淅阳暂时丢了也没有大碍。等官军平叛回来之后,收复淅阳易如反掌,您又何必现在冒险呢?”</p>

辛纂不听。现在是敏感时期,积极摆姿态表忠心非常重要,如果不出兵,万一领导怀疑我有二心怎么办?</p>

尽管李广再三劝诫,辛纂依然一意孤行,把穰城的大部分守军都派去淅阳平叛。</p>

结果不出李广所料,官军在山里中了埋伏,一败涂地,领军的将领们害怕被辛纂追责,都不敢回去了,很多人直接投降了西魏。</p>

辛纂得知派出去的官军全军覆没,也知道害怕了,他一面加强穰城的警戒,同时飞马向朝廷请求救援。</p>

但这时荆州州民发现机会来了,他们自发派人偷偷去长安跟独孤如愿联络,告诉他现在荆州有机可乘,请他赶紧领兵过来,州民们愿意做西魏大军的内应。</p>

独孤如愿得知荆州内部空虚,非常兴奋,当即去找宇文泰请求领兵出征。</p>

宇文泰有点儿纠结。在荆州捣乱他很支持,但要不要派兵去占领荆州就是另一回事儿了。</p>

荆州离关中实在太远了,中间的武关道又非常难走,两边联络起来极其困难。而从高欢那边看,无论是从洛阳南下,还是从豫州西进,到荆州都非常方便,所以即使这次运气好能把荆州打下来,未来也很难守住。</p>

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根本没兵可派。关西的总兵力本来就不多,东边对付高欢需要兵,陇右维持治安需要兵,镇守长安需要兵,剩下的机动部队又都被派出去攻打灵州曹泥了,宇文泰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人马分给独孤如愿。</p>

但独孤如愿实在不甘心看着大好机会白白溜走。他对宇文泰说,只要你同意我去就行,人的问题我自己解决,以后有危险也不用关中派兵去救。</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