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姜瀚文你尽整花活(2 / 2)

朱治松边说边从桌上拿起一叠卷宗,翻阅起来。</p>

随后把一叠照片放在黄某面前。</p>

一张一张的铺开。</p>

全是是一张张泛黄的案件照片。</p>

没有尸块,没有遗体。</p>

只有一台被冲洗干净的绞肉机。</p>

还有几个黑色塑料袋。</p>

剩下的是八贤饭店死者生前的照片。</p>

“警官,我没有杀人,我不认罪。”</p>

黄某没有看面前的照片。</p>

他脸上闪过一丝痛苦之色,随后再次颌首,双手平放在审讯椅的把手上。</p>

虽然手被固定在椅子上,</p>

但仍然看得出,黄某是想合掌顶礼。</p>

看来这人在寺庙当了十几年的义工。</p>

倒不是纯粹是为了避祸。</p>

黄某抵着眉,沉声道:“早在一九八四年当郑氏夫妇欠我十八万八千时,我已有心收购八仙饭店,这是有人证的,当时的街坊四邻很多都还健在,都可以为我作证,而且,饭店里老幼妇孺皆有,我就算是修罗恶鬼,也万万做不出这些事来。总而言之,不是我做的,如果是我承认又何妨。”</p>

黄某说完,瘦削的胸口剧烈起伏。</p>

呼吸也急促起来。</p>

“给我老实点儿!”</p>

审讯警察呵斥道。</p>

审讯室犯人激动起来胡乱挣扎是常事。</p>

他可不会给眼前这个叉烧包杀人魔好脸色看。</p>

背着九条人命,还想学和尚们放下屠刀慈悲为怀。</p>

做梦。</p>

遇到这种人渣,佛陀都得使出明王手段。</p>

副审的警官面露愠色。</p>

八贤饭店案在南澳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案发的时候他还是个学生。</p>

也曾跟着同学去凑过热闹。</p>

这案子时隔这么多年依然是很多南澳人的恐惧之源。</p>

就连八贤饭店原来的门面,案发之后一连几年都无人敢租。</p>

最后屋主想低价售卖,一路降价降到市价的三成,更是无人敢买。</p>

要知道,南澳人做生意向来是豁出去命的。</p>

饶是如此,也没人敢买这凶宅。</p>

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政府出面把两间门面合成一间,把案发的院子拆毁重建。</p>

改做一家善堂。</p>

不过效果也不咋地,善堂鲜有人光顾。</p>

老南澳人都说,怨鬼聚集之地,善堂变灵堂。</p>

重案组负责办理此案的警官大多都是南澳本地人。</p>

对这个案件的印象极深也极为重视。</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