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兵者诡道也 ,比谁更出其不意!(2 / 2)

让他司马懿“被动”的被大魏朝臣更加重视,以待有朝一日能够顺利将曹爽拿下,让其余的世家与自己司马家靠的更紧一些,让他们明白在大魏谁才是最可靠的盟友!</p>

现在便是不能强出头去力挽狂澜,为了他司马氏,只有让忠于曹魏宗室的势力的慢慢削弱,或是倒向他这一方,这才是他最想要的!</p>

正始六年(245年)八月,曹爽废置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他的弟弟曹羲率领,司马懿援引先帝旧例制止,曹爽不听,当然他在劝谏之前便已知道</p>

正始七年(246年)正月,吴兵入侵柤中,有万余家百姓为避吴兵,北渡沔水,司马懿认为沔南离敌太近,倘若百姓奔还,还会引来吴兵,应该让他们暂留北方。</p>

曹爽不同意,说:“现在不能在沔南修城守地,反而让百姓留沔北,这不是长远之计。”</p>

司马懿则说:“放在安稳之处所则安稳,放在危险之处所则危险,人与物都是如此。所以兵书上说‘成败在于形,安危在于势”。</p>

形势是驾驭众人的关键,不能不审慎对待。假设吴贼以二万人防守沔水,三万人与我沔南诸军对抗,一万人猛攻柤中,我们怎么去援救呢?”</p>

曹爽不从,驱令还南。吴兵果然击破柤中,所失百姓,数以万计。曹爽的行为不但违背了顾命大臣应有的本分,也使魏国国力衰退,不少有志之士颇感不安,希望太傅主持公道。并州刺史孙礼就去和司马懿抱怨,司马懿安慰他说:“且止,忍不可忍。”</p>

正始八年(247年)四月,夫人张氏薨。曹爽用心腹何晏、邓飏、丁谧之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一时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