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飞云霹雳炮与震天雷(2 / 2)

宋末水师 暴雪突袭 0 字 2个月前

传统的铸铁炮工艺,不能用翻砂制模,通常都是用都用泥模,即用水和泥,制成模具,然后范金倾铸,层层笋合。泥模必须烘得干透才行,否则外表虽干,里面湿润,一遇金属熔液,潮气自生,铸成的火炮就有蜂窝,施放时炮筒容易炸裂伤人。烘干泥模往往要一个月之久,如果碰上雨雪阴寒天气,则须两三个月方能铸造一尊火炮。</p>

铸钢炮也是同理,不能使用湿砂制模,不能用泥水制模,只要炮身有蜂窝砂眼,不耐膛压容易引起炸膛,火炮寿命短暂,不安全。</p>

不铸炮可以考虑用圆柱形钢材镗炮,但是镗床太难造,旷日持久,缺乏精度,充其量能做出镗刀,试问联动镗刀的高精丝杆怎么做,虽然十五世纪就已经出现了水力驱动的炮筒镗床。但此刻林峰没时间去造镗床,快打仗了,等镗床造好了,战争结束了。要上多快好省的项目,还是得铸炮。</p>

在后世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火炮是对付敌舰的利器,前线急需。“素有巧思”的浙江嘉兴县县丞龚振麟临危受命赶制火炮。发明了铁模铸炮法,早于西方30年,这是中国近代少有的一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龚振麟的名著《铸炮铁模图说》是世界上最早论述铁模铸造法的科技文献之一。其法至简,其用最便,一工收数百工之利,一炮省数十倍之资。且旋铸旋出,不延时日,无瑕无疵,自然光滑,事半功倍,利用无穷,辟众论之导轨,开千古之法门,其有裨于国家武备者,岂浅鲜哉!</p>

龚振麟以其发明的铁模铸炮法,迅速赶制出大批火炮,支援前线,分送沿海各炮台,并撰写出《铸炮铁模图说》分送沿海各军营,加以推广。</p>

鸦片战争败了,追究责任,都说是炮不中用,没有西洋火炮犀利,实则不然。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以寡敌众,铜墙铁壁。主和派奸臣琦善解散水师,拆除沿海炮台,只剩关天培孤守虎门炮台,仍屡建奇功。可惜啊,朝中奸臣故意捣乱,不发援兵也就罢了,老天爷还要下雨,正当炮战胜利在望之际,突然倾盆大雨使大炮的火门透水,失去攻击力。敌舰乘机登陆,关天培六旬之躯,挥刀力搏,身受数创,死于肉搏战中……奸臣琦善把剩下的炮都炸了,从此海防无良炮,无良将……龚振麟的造炮之功也随之被历史淹没了……</p>

铁模铸炮法是以铁为模,铸炮时,先将铁模的每瓣内侧刷上两层浆液。第一层浆液是用细稻壳灰和细沙泥制成的;第二层浆液是用上等极细窑煤调水制成的。然后,两瓣相合,用铁箍箍紧、烘热,节节相续,最后浇铸金属熔液。待浇足熔液,冷却成型以后,即刻按模瓣次序剥去铁模,如剥掉笋壳一样,逐渐露出炮身,再剔除炮心内的胚胎,膛内自然光滑。</p>

林峰授命铁匠头齐茂盛制做铁模,铁瓣,铁芯,人工打磨精细光滑,一套铁模一日即可造十炮,数瓣合拢,铁芯定位,钢水铁汁注入,待冷却固型,取模炮成,不镗不磨,精度在铁模涂抹的薄薄浆液之间,自然光滑,巧夺天工,足堪大用。</p>

铁模钢炮,只造一种通用型小炮,炮筒内径两寸五分,壁厚六分,炮管长三尺,炮身管重八十斤,十倍径短身管前装滑膛炮,火门点火。</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