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如坐针毡(1 / 2)

 咚~~</p>

咚咚~~~</p>

“什么人在外面敲鼓?</p>

来人,去看看!”</p>

县衙后堂,正在餐桌上和美人小妾你侬我侬,你一口我一口的县令-武隆元听着县衙外传来的鼓声,放开怀中美人,放下手中碗筷,冲着外面喊道。</p>

武隆元虽然贪花好色,但他在这个世界却已然能算得上是一个好官、能官了。</p>

贪花却不强抢民女,好色却从不碰人妻。</p>

再加上对钱财摄取有度。</p>

处理公务也很有自己的一套。</p>

这让武隆元在徐州城内的名声并不差。</p>

这也是朱承武能一直容忍下武隆元,并且和徐州县衙相处得不错的原因。</p>

“是!大人!”</p>

门外传来仆人的应答声。</p>

大明王朝,为了避免官员和所出身的当地豪族牵扯过深,有异地为官的规矩。</p>

这就导致了县令及以上的地方官几乎都是流官。</p>

为了解决官员的住宿问题,也为了办公方便。</p>

古代的地方官,特别是地方主官,通常都是住在衙门内院的。</p>

工作和生活一体化。</p>

但这也导致了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一人当官,全家吃皇粮。</p>

当官的住在衙门内院,那他的家人、仆人怎么办?</p>

住在哪里?</p>

自然还是衙门了!</p>

既然都住在衙门,都生活工作一体化了。</p>

那给家丁,弄个文书、小吏身份不过分吧!</p>

把伺候自己一家子的仆人弄个衙役身份,靠皇粮养着,正常吧!</p>

在朱承武前世一部爆火影视剧中,一位担任省高官的老师曾大骂他的厅长学生:“一個大字不识的农民,被你安排当协警!你是不是想把你们村的野狗,都安排过来当警犬,也吃上一份皇粮啊…”</p>

但家狗吃皇粮这种事情,在这个武道世界是常态,而且理所当然…</p>

就算朱承武看不惯,也管不过来。</p>

社会生态如此!</p>

如之奈何!</p>

徐州县令武隆元也不例外。</p>

武隆元家中的仆人同时也是县衙的衙役小厮。</p>

这个小厮按照武隆元的要求,快速出了县衙内堂。</p>

通过县衙大门,往门外登闻鼓处一看。</p>

正想着是不是摆点衙门的谱,看能否弄点孝敬,占点小便宜的小厮,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p>

人!</p>

太多了!</p>

登闻鼓周围,乌泱泱的一片,全是人。</p>

而且正在敲登闻鼓那个,浑身肌肉,一看孔武有力,更为重要的是,那个人还穿着福安候府的侍卫队制式半身甲。</p>

小厮再仔细一看,那个敲鼓人的周围,还有不少穿着同样制服的福安候府侍卫队成员。</p>

至于领头的那个老头,小厮虽然不认识,但一看气度,就知道不凡。</p>

作为衙门小厮。</p>

这个小厮虽然是靠着县令武隆元的“关系”上位的,但迎来送往的经验丰富,基本的辨别能力还是有的。</p>

这…</p>

小厮来不及细看,更来不及多想。</p>

着急忙慌的就往县衙后院跑去。</p>

“不好了,不好了!大人,是福安候府的人在外面敲响了登闻鼓。”</p>

听着小厮急不可耐的禀报,武隆元当即脸色一变。</p>

福安侯遇刺,县衙接到消息后就将能派出去的人都派出去了。</p>

也算得上是听从指挥了!</p>

现在福安候府的侍卫队来县衙敲登闻鼓是什么意思?</p>

要知道,福安候府的武力比府衙都强,更不要说县衙了。</p>

福安候府解决不了的事情,县衙一样也解决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