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军户和兵役(2 / 2)

“即便如此,太祖那时也抓人作军,洪武三年清查户帖的时候,太祖曾下诏书:”</p>

“‘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作军。百姓每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作军。’”</p>

“这些有罪谪发的军户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还有跟随诸将从征的士兵、归附的降兵,都充为了军户。如果军户数量仍旧不足,那就籍民为兵,称为垛集,征发到足够军户。”</p>

“这些军户承担了兵役,其他人才能安享太平。太祖曾说‘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如今虽然九边贫困需要钱粮救济,但是百姓却不需要承担兵役。”</p>

“前汉所谓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本朝大部分百姓,是没有这种苦难的。最多在战时承担徭役,为前线运送物资。”</p>

听着孔贞运的解释,朱由检总算明白过来,虽然都是世袭,但是世袭军官是给有功将领的赏赐、世袭军户完全就是惩处。</p>

太祖朱元璋自己都很明白,从军是个苦差事。但是如果没有军户承担兵役的话,朝廷的兵役就要由全体百姓承担。太祖选择了苦一苦军户,让百姓少了兵役之苦。</p>

如今卫所制度实行二百多年,大明百姓哪个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想招揽人去做军户,完全是在做梦。</p>

倒是招揽人去做军官,应该会很容易。毕竟是新设立的卫所,以后很可能成为世袭军官,谋个世代富贵。</p>

“太祖他老人家真是厉害,卫所制下军官和军户都是世袭,两者的地位却截然不同。”</p>

“军官想要侵占利益,就要从军户身上谋取,他们会帮助朝廷镇压军户,让军户好好当兵。”</p>

“军户大部分没有反抗能力,即使他们的后代出现人才,一旦立功受赏成为世袭军官,同样会反过来压迫军户。”</p>

“所以大明的卫所制虽然崩坏得不成样子,却仍旧顽强存在,是大明军事的根基。”</p>

卫所战力不行,这是一百多年前朝廷就知道的事情,但是要说废除卫所,恐怕没有人愿意。</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