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乡试弊案(2 / 2)

张四知闻言一滞,知道自己把私下谈论的事情说漏了嘴。但是事已至此,他也不敢在皇帝面前改口,只能横下心来,检举道:</p>

“陛下,孙之獬敢回翰林院,可见乡试中举名单早就已经定好了。”</p>

“崔呈秀的儿子有没有中举,陛下一问便知。”</p>

朱由检闻言看向孙之獬,翰林院众人也都望向他。这件事群臣平日里有讨论,只是没有确切证据,如今被张四知揭发,翰林院众人心里都是十分痛快,无论谁倒下去,他们都是乐见。</p>

再看孙之獬,此时已面如死灰。这件事没有证据还好,只是被人议论。一旦被查出实证,就是再大的人物也掩盖不下去。</p>

孙之獬想要否认此事,但是正如张四知所说,乡试中举名单已经确定,他就是狡辩下去,也不过增加罪名而已。</p>

见他这个样子,朱由检心里明白了几分。直接向随行的礼部侍郎王祚远道:</p>

“你带孙之獬、张四知去查一下,看看事情是不是真的。”</p>

“如果确有其事,那就立刻捉拿所有负责顺天乡试的官员。所有试卷重新审阅,重新确定中举名单。”</p>

“如果张四知是诬告,那就好好查一下谣言从哪来的。”</p>

又向跃跃欲试的徐应元道:</p>

“你去跟着王侍郎,把事情明明白白地告诉我。”</p>

几人领命而去,朱由检在他们离开后,又向众人说道:</p>

“考核继续,这第二道题目,就是以朕定的起居注格式,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p>

“时间限定在半个小时,谁写得好,谁就兼职起居注。”</p>

知道这才是正题,众人顿时放下对乡试弊案的关心,专心应对考核。</p>

黄帝纪元和小时制推行已有数日,翰林院官员大多已经掌握了。此时他们就按朱由检定下的时间格式,开始书写起居注。</p>

朱由检则命人拿着钟表计时,自己思索顺天乡试可能存在的弊案,以及后续影响:</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