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辅大臣(2 / 2)

礼部尚书来宗道赞同道:</p>

“陛下,太祖设置四辅官时曾说‘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p>

“重设四辅官做为加衔极为恰当,就是四辅官只有正三品,应该重定品级。”</p>

话语中直接把四辅官这个名称给定下来,让众臣商定品级。</p>

然后其他尚书、侍郎纷纷发言,都默认了四辅官的名称,直接商定品级。</p>

四位内阁大学士无奈,却又无法反对。一二品官衔中和丞相搭边的太多了,一旦自己提出的虚衔名称出现纰漏,那就是全家处死的大罪。</p>

四辅官有太祖的谕旨在,重新设立是绝对安全的,他们提不出别的方案,自然无法反对。</p>

此时,他们也察觉到内阁大学士和九卿地位的变化。至少在常参会议上,九卿联合起来能抗衡内阁。这让他们心中,隐隐有些不安。</p>

对于九卿顶撞阁臣,朱由检是乐见其成的。作为一個皇帝,他可不希望内阁这个秘书机构树立起绝对权威,甚至威胁到自己这个皇帝。常参会议和四辅官的设立,都是在分散内阁职权。</p>

不过,看着群臣针对春、夏、秋、冬四辅官应该设置为几品吵吵嚷嚷,他也觉得无趣,把这些人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直接道了出来:</p>

“春夏秋冬四时无分高低,就不用这个作为四辅官的名称了。”</p>

“《尚书大传》说‘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这四邻又称作四辅。”</p>

“太祖以《尚书》设置三公三孤加衔,朕就以《尚书大传》设置四辅加衔,诸位觉得如何?”</p>

群臣当然赞同,他们其实也早就想到了“左辅右弼、前疑后丞”这四辅,但是这里面“后丞”和“丞相”搭边,篡了北周皇位的杨坚又担任过大后丞和大前疑,实在有些犯忌讳。他们自己不敢提出来,只能让皇帝说。</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