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份额确定和投资问询(2 / 2)

“这太夸张了吧,你以为自己是李联捷还是双周一成?”</p>

张千钧看了他一眼,心想怪不得对你没印象,中字头都没反应,你个民营的急个屁。</p>

“李联捷拍龙门飞甲片酬9000万,周星星,房仕龙都是一亿起步,周闰发到是只有4000万但他扛不住票房。</p>

现在《绣春刀》票房3.1亿,还有二十天下映,《龙门飞甲》票房肯定到不了《绣春刀》的两倍,绣春刀的制作成本只有三千万,《龙门飞甲》按宣传,刨去李联捷的片酬,成本还有1.1亿。</p>

陈总,数学不会骗人,万达院线也是《绣春刀》的投资方,到底谁能赚钱,您心里应该有数。”</p>

一通对比把万达的陈总说得没声了,他看起来貌似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p>

一旁光线的王总略一思量,</p>

“按这样算,制作成本岂不是要至少7000万?就算票房2.1亿,投资都回不了本。”</p>

张千钧心想你这糊弄鬼呢,还2.1亿都回不了本,</p>

“王总,话不是这么说的,这虽然是讲90年代的大学校园戏,但广告还是有办法植入的,我想,就算再差,广告植入也不会少于2000万吧。”</p>

大老王笑笑,</p>

“现代戏是比较好植入,但2000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这个条件,光线可以接,如果其他两家觉得不合适,制作和发行光线可以一肩挑。”</p>

大老王的图穷匕见没有冲击到万达的陈总,但中影的新任部长老王可是坐不住了。</p>

“不可能,中影这次项目投资额要占一半,而且我们发行和太阳系影视是老关系了,在发行上,中影更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绝不可能把这电影的发行让给别人。”</p>

张千钧一看,心里就有底了,估计片酬是拿不到了,最终只能拿投资份额,因为中影的性质,就注定他不可能溢价投资。而张千钧这個片酬,又是绝对不符合市场一般性规律的。所以中影不可能答应第二种模式。</p>

王部长的话一出连发呆的万达陈总也坐不住了,于是一场堪比菜市场吵架的争论就此开始,无论怎么说王处就是死咬着50%的份额不放,然后他又不同意中影为张千钧税后五千万的片酬买单,总之就是一个我就是这样你能奈我何。</p>

最终,还是光线的大王总给出了解决方案,中影拿了1500万占45%,然后两家各出3000万分剩下的55%。</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