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两败俱伤!(2 / 2)

今日晚间,自己书桌上忽然多出一份绢帛,里面详细记在了阉人王甫并其子所做腌臜之事,所列更是逻辑清晰,证据确凿,所以绢帛上的内容可以肯定是真的。</p>

但是,并没有发现送信的人。</p>

“此人到底是何居心?”</p>

刘郃摸不透,“管家,去请光禄大夫陈球、步兵校尉刘纳来府中一叙。”</p>

陈球,字伯真。下邳郡淮浦县人(下邳陈氏),有名的士大夫,少时博览儒学,熟悉法令,先被举为孝廉,后受太尉杨秉举荐,任零陵太守,平李研、朱盖叛乱。此后接连任魏郡太守、将作大匠、南阳太守、廷尉等职,为政有能名。</p>

#</p>

不久,陈球、刘纳便来到司徒府。</p>

“不知季承(刘郃字)深夜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p>

刘郃并没有说话,而是递出绢帛。</p>

陈球、刘纳一目十行,看完后,陈球欣喜道:“此言当真?若果真如此,季承定能大仇得报!”</p>

刘郃为东汉河间王宗室,光禄大夫刘倏之弟,中常侍程璜的女婿。刘宏之所以能当上皇帝,皆因当上刘郃的哥哥光禄大夫刘倏的谏言。</p>

然而,刘倏在建立这样大的功劳之后并没有得到回报。因为侯览、王甫等大宦官深恐这样一个宗室大臣受到小皇帝依仗,对宦官集团不利。</p>

侯览等人设计将刘倏调任为泰山郡太守,并唆使司隶属下在其上任的路上将其迫杀。</p>

因此,刘郃就和王甫有血仇,而候览,坟头草得有三尺高了。</p>

一旁的刘纳也跟着点头。</p>

“可是,此信来源不明,万一是陷阱,又当如何?”</p>

“这......”</p>

二人一时不知说什么了。</p>

随着时间的流逝,陈球于思考中缓慢睁开眼。</p>

“季承,我倒有几分猜想。”</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