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我在古代敛财(十七)(2 / 2)

就这两个名额,直接让赵听澜在赵家成了香饽饽,也让其他几房顺利从合力欺负三房的同盟,瞬间变成了明争暗斗的对手。</p>

赵听澜没有分家。</p>

原本她想着找个时机,让赵家的某些极品犯个大错,趁机闹着分家。</p>

但,随后,赵听澜才知道,在古代,长辈不分家,不只是想要继续维护自己大家长的地位,更多的也是为了全家上下。</p>

分了家,家庭的力量就会被削弱。</p>

在古代的乡下,人少(尤其是男丁少),真的会被欺负。</p>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古代会有徭役。</p>

不分家,偌大的家族,只需要出一个人。</p>

分了家,每个小家都要出人。</p>

赵听澜这一房最惨,没有儿子,唯一的男丁就是赵父。</p>

若是冬日有挖河修渠、修城修路的徭役,就只能赵父顶上,家里则只剩下母女几个。</p>

这在古代的农村,活脱脱就是被欺负的活靶子。</p>

赵听澜也是亲身生活其中,才明白这些。</p>

“果然啊,小说都是骗人啊。”</p>

“一个农家女随便卖个卤肉的方子就能卖出上百两银子,继而分家、盖房,自立门户。”</p>

“在小说里,没有豪强强取豪夺,没有官府征发劳役,也没有欺凌绝户的地痞流氓。”</p>

“还有官府的差役,也跟后世的妖妖灵一样,随叫随到,还不趁机敲竹杠……”</p>

赵听澜自嘲的笑着:“要么是小说骗人,要么就是我不是女主,没有女主光环。”</p>

不管是哪种情况,赵听澜都知道,她不能特立独行,更不能肆意妄为。</p>

投靠颜氏也好,不分家继续容忍极品也罢,都是赵听澜屈从于现实的选择。</p>

而过了这些日子,赵听澜忽然发现,这个选择还不错。</p>

“颜平”聪明又大方,不会白拿她的菜谱。</p>

人家给钱,还愿意和她一起合伙开铺子——颜家出钱,还有卫家的权势,赵听澜只需出人出点子,红利五五分。</p>

没有仗势欺人,绝对符合赵听澜心目中的“公平”。</p>

还有不分家这件事,也没有想象中的难以忍受。</p>

极品只是极品,不是蠢猪。</p>

其实,极品反倒更能权衡利弊,知道谁好欺负、谁该巴结。</p>

当赵听澜展现出足够高的价值时,她就是偏心奶奶偏爱的宝贝孙女,就是势利眼堂哥堂弟们眼中的好姊妹,就是大伯母、小婶子争相讨好的侄女儿。</p>

而且,极品很好控制,只要甩出诱饵,他们就会乖乖听话。</p>

没有亲情的束缚,只讲究利益,反而让赵听澜得心应手、发挥自如。</p>

自从赵听澜搭上了龙岁岁,又靠着龙岁岁得到了卫氏书院的名额,赵听澜以及他们整个三房,在赵家的地位水涨船高。</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