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一会儿,我通过眼神告诉儿子,可以把手机拿来用。</p>
(作为妈妈的我,还在想办法逃避,帮助孩子不面对,也帮助我自己逃开。)</p>
于是儿子去拿了手机,他在听大家分享时,就会时不时听听,时不时看看手机。</p>
后来朋友看到了,于是告诉他说“看手机是违规的,我们要认真听,不能看手机。”</p>
儿子于是放下了手机。</p>
接着就继续分享,儿子在过程中,会表示还有几分钟到春节晚会了,想要看等等。</p>
这中间,有的成人会表示理解,赶紧说,说完了让孩子看;有的成人说,前面都不好看,先讲完再说。</p>
到我儿子说了,他说我不知道说啥,能不能不说。</p>
后来另一个朋友就说好吧,允许儿子最后说。</p>
当儿子第二次说的时候,儿子又表示能不能不说。</p>
那个朋友就说,已经给了你特权最后一个说了,你还是需要说的。</p>
后来儿子就说了一些,虽然是在朋友的引导下说的。</p>
---------------------------------------------------------------------------------------------</p>
这个过程的反思其实挺让我震惊的。</p>
因为我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成长,以为自己在应对儿子成长问题上已经能够比较合适地应对了。</p>
但是今天发现自己作为妈妈的角色,我还是会陷入到那个害怕,躲避,不敢面对的境地。</p>
首先,儿子的情绪,儿子的困难,立刻会让我的心混乱;</p>
于是,就想出一切办法来去除那个情绪,那个困难,想办法去除障碍,不给孩子去面对的机会;</p>
并且,更加对孩子不敢要求。</p>
回想起这次回到原来的学校,与学校高中的很多老师有了很多的交流,其中有老师告诉我说,他发现高中的很多老师不仅不引领孩子,而且会帮助孩子找理由,帮助孩子逃避成长。我当时听到就很气愤,还觉得老师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帮助孩子找理由呢?这样无法引领孩子呀!</p>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因为在上述事件中,我不仅帮他去请求孩子们先说,说完就离开(为了逃避长时间坐在那里的难受),我还主动提示他拿手机看,帮他想办法逃避。好在几位朋友都坚持了原则,使得我的逃避没有得逞,儿子最终还是面对了这次困难。</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