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我国朝之前的举人,可以直接补入仕途!”
“这个改良之后的举人,可以进入仕途否?”
董飏先小心翼翼问。
“不可以!”
朱慈烜毫不犹豫的说。
随即,他话锋一转,又道。
“当然,也不是彻底的不行!”
“举人们不能够参加我大明朝中枢发起的科考,入仕为官,但却可以,参加考试,入仕途为吏!”
这下,殿内所有人齐齐傻眼,朱慈烜也只好,跟他们耐心的解释起来。
“我大明朝这么大个国,如果只靠着几个进士,如何管的过来?仅仅靠着吏部名册上面,一品至九品的官员,如何够用?”
“衙门内可是需要不少人员办事的,这些人被称为吏,而这些个吏员嘛,往日里良莠不齐的,朕以为不妥。”
“我大明朝向来把官吏给分开,但在朕看来,这二者本就是一体,以后,进士可以直接为官,有品级的那种,而举人们,参加考试后,如果通过,可以为吏!”
“当然,这个吏也是有品级的,具体怎么办,日后再仔细的议,举人与秀才,都可以通过考试为吏,然后入朝为官!”
“当然,这里面有个限制,举人通过吏选,入朝为官,官位无圣上御批,或立有重大之功,也就是一县之长官!”
“而秀才嘛,入朝为官,其最高也就是吏员当中的上吏!”
朱慈烜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个考试成绩不合格,实在考不上进士的家伙,通过吏选入朝后,靠着家里的关系提拨到了一个高位。
此时,当朱慈烜洋洋洒洒的将自己对未来大明官制,及官员来源给说了个清楚明白后。
在场的所有大臣们,却都沉浸在他所说的这个改良当中。
久久不能够平静下来。
朱慈烜这个改良,好处在于,他并没有改变科举的制度的核心——考试!
科举制度的核心,就是俩字。
考试!
通过考试,来选拨出来人才。
这就是科举的核心所在。
理论上来说,这番改革,并没有触碰到天下读书人的核心利益。
甚至,朱慈烜还给出来了更多的好处。
嗯,以往全国的读书人,都只能够争那三年才取的几百个进士的位置。
现在好了。
大明朝不只招官。
还招吏!
不要觉得吏小啊!
大明朝的吏。
就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了!
对于那些个之前,考不中举人的秀才来说,现在他们至少,可以放下身份,去当一个吏员,让家人过上优渥的中产生活了。
当然,如果他们像那个张生似的,不肯放下身段的话。
那么,饿死也是活该!
所以,官员们对此,并不是太过于反对,只见到高宏图朝朱慈烜道。
“皇上,若是按照这个规矩,秀才便可以入仕为吏,想必民间读书者会日益增多,只是,这个府学,省学,国学,读书人的数量,有朝一日,如果增多,学院不够的话,该怎么办?”
“那可以再设学校啊!”
朱慈烜笑呵呵的说道。
他可不认为,大明朝的学校会一直这么少。
只听朱慈烜说。
“甚至,就连那私人,也可以设立学校,当然,需要得到朝廷的考核,还有准许之后,才可以设立这样学府!”
“皇上,这些学府,可收费吗?”
“不收!”
朱慈烜毫不犹豫的说道。
“朝廷官办的府学,省学,国学,一律不收费!”
“并且,免费的供给笔墨纸张与衣食住宿!”
“至于所需要的钱粮嘛?朝廷一概出了,朕在教育上不怕花钱,但就怕,钱花了,却花不到正地方!”
“皇上圣明!”
殿内群臣们,纷纷说道。
义务教育朱慈烜肯定是搞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