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一章 捐监生的难题(1 / 2)

 孟星沉破罐破摔,尖着嗓子扭了扭腰肢,“奴家刚到世子府,还有许多不懂的事情请教韵儿姐姐。”

柳韵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随手给他来了一下。

孟星沉沉甸甸的胸上一抖,滚落下来个色泽鲜亮的大梨子。

啧,这场景格外熟悉。

云琯琯接到手里,啃了一口,只觉得心情大好。

她这边处理得还不错,只不知道朝堂那边又有什么新花样在等着她男人呢。

……

东陵的议事厅。

司明朗看着吵成一团的大臣,额头青筋直冒。

今日上朝,他提出了要加开科举一事。朝廷之上他的人并不多,现在虽然获得了徐文言的支持,可他到底还是应该加派点自己的人手。况且他今年大婚,正是一个加开恩科的好理由,是以就在今日的早朝上直接提出来了。

刘秉臣的儿子刘泽文官拜吏部侍郎,这件事一直都是他负责。他们父子俩,一个管着国都的兵权,一个掌管着官员的调任和选拔,从这中间,很难看不出刘秉臣的心思。

“殿下,要开科举是好事,对于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这是他们报效国家最好的机会,但是近年来科举舞弊严重,频频发生捐监生的案件,如果不能杜绝舞弊之风,那么就算再开科举对于学子来说,也只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而已。”www.

侯期上前一步,面色凝重。

捐监生,就是买官卖官之事。

最开始的时候这种事情只是为了充盈国库而生起的下下之策。在司明朗父亲还在的时候,国库空虚,世家大族有些不学无术的子弟想要做官,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砸下大笔的银钱,换来一官半职。

那时候还有明确的规定,捐监生的官职只能是六品以下的小官,不能涉及到较大官职的买卖,但是这些年这种风气在东陵却越演越烈,买卖的官职占据了很多名额,这种情形加剧了阶层固化,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极为不公平。

如果要再开科举,不解决舞弊和捐监生的问题,那这科举还不如不开。

司明朗听到这话,赞许地点点头。

既然要开科举,肯定是要选用真正为国为民的人才,而不是膏粱之家的那些酒足饭袋,可是侯期这番话一说出来,就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直接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刘泽文,他道:“侯大人此言差矣,捐监生未必不是为国的人才,况且捐监生每年上缴的银钱,也算是国库的一个大头,贸然改革实在是不妥,定然会遭到事假的反扑!”

捐监生每年上缴的银钱,到底流没流入国库,这可不是刘泽文操心的事情。

不过作为吏部侍郎,每年那些想要给自家子弟要个一官半职的人,总不会少了他的好处。如果现在要直接改革吏治,那么率先动的就是他的蛋糕,作为直接受益者,刘泽文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要维护现在制度的权威。

“捐监生是先王在时就定下的制度,殿下还未承袭王位,贸然改变绝不是件好事,还望殿下三思!”

刘泽文重重跪下,说得义正词严,字里行间却都是他刘家的好算计。

“你!捐监生与国家有害无利,你怎么在殿前颠倒黑白!”侯期一向耿直,气得脸红脖子粗,扯着嗓子与他嚷嚷道。

他就是寒门子弟出身,自然知晓那些人的苦痛。科举制度从一开始的存在,即使为了打破世家大族对于朝廷的垄断,如果捐监生的事情越演越烈,今后岂不是谁最有钱,谁就能当官了?

“殿下,当务之急是要改革目前的考试方式,严禁舞弊之举!捐监生之策能救国家一时,却不能救国家一世!长此以往,将要流毒后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