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太子的外置大脑·象(1 / 2)

 地上的画卷,正是进入立政殿之前,李象塞给李承乾的。

这招啊……这招还是李象从明朝野史里面抄的。

原文说的是朱元璋和朱标的故事,“帝愈怒,即以所坐榻射之,太子走,帝追之,太子探怀中所绘图遗于地,帝展视之,大恸而止。”

朱标:不是,你们没有自己的故事吗?

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的感情,丝毫不亚于朱元璋对马皇后,这也是李象今天带上长孙皇后画像的原因。

父子二人围在长孙皇后的画像边上抱头痛哭,却谁也不愿意先说一句软话。

就算是后世,也很少有父亲会和孩子认错,更何况是现在这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李世民既是父亲,又是君王,又怎会拉下脸去抚慰李承乾这个儿子。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李世民不觉得自己错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子之位却只有一个。给了李承乾,那就只能委屈李泰。为了补偿李泰,所以李世民才会如此宠爱于他。

李承乾就更不会主动去认错了,无论是在他的眼中,还是东宫属官的劝说中,李世民都是一个要“废长立幼”的形象。

现在废太子之事就像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李承乾的头道:“阿翁容禀,若是他们真心进谏,也就算了,可孙儿一介孺子,都能看出他们进谏只是博一个直名罢了!”

“东宫地势低洼,殿宇多有朽烂,我父支取银钱,不过为孙儿与厥弟能有一个好住处,如此舐犊之情,却要被几次三番横加指责,甚至以杨广做比喻!”

李世民听到太子所谓“铺张奢靡”竟然是要为儿子修缮一下住处后,神情已是稍稍软化下来。

但作为父皇,总要言传身教几句。

“为君者,当虚心纳谏,象儿,你不懂。”

李象抬起头,用诚挚的目光看向李世民:“当年魏少师谏诤逾切,冒犯天颜,阿翁一怒之下回到立政殿,是如何对阿婆说的?”

“会须杀此田舍翁!”

李世民几乎是下意识,便咬牙切齿地骂了这么一句。

这是他说过的原话,意思是我早晚杀了这泥腿子!

“以阿翁之宽宏,尚有不能容魏少师之时,况我父乎?”

李象扑通一声,再次跪在地上,磕得眼泪汪汪的。

此言一出,李世民不禁愣住了。

是啊,就连我也会因为进谏而生气,若不是当初观音婢阻止,恐怕魏征这老小子坟头草都丈五高了。

作为天花板级别的明君,他并不糊涂,对太子李承乾的不满,很多时候都是他的要求过高所致。

但是问题在于,这世界上只有一个李世民,没有谁能有他这样宽阔的心胸。

这一点,李象尤为佩服他。当年他打游戏的时候被人指责不出某件装备,心里都十分不舒服,易地而处,李象不觉得自己能有这胸怀。

想通了关节的李世民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也软化下来,他目光转向殿外,哼哼唧唧地说道:“象儿之言,也不无道理。高明,你日后要谨记,为君者当虚怀若谷。”

见李承乾身子一动,就要起身争吵,李象连忙给李承乾使眼色。

别,千万别特么说那句“请陛下称太子”……

李承乾看到好大儿的眼色,只能悻悻地缩回去,不情不愿地拜倒在地。

还好李世民傲娇地看着殿外,不然看到李承乾父子俩这动作,八成又要吵架。

“是,儿臣谨记。”

“嗯,你能记住,也就不枉费你阿娘的一片心意了。”

李世民的语气有些别扭,眼中也闪过一丝满意。

李象是听出来了,爷爷这潜台词说的不止是长孙皇后,是他自己的心意。

老傲娇了……

“高明。”

李世民再次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