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孝顺是大唐的传统(1 / 2)

 关于李象所说的梦境,李世民当然不会第一时间相信。

但随着李象整出来的东西越来越不正常,就算傻子也知道这是神仙放屁——非同凡响。

而对天命这个东西比较渴望的老李,自然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说法。

至于说老子李耳那能不能找到烹饪书,李世民认为是能的。

毕竟“治大国若烹小鲜”嘛,你还能不相信老祖宗的智慧?

李象听到李世民的疑问,仓促之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问我学到什么?

那可多了,比如枪杆子里出政权,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当然了,这话可不敢和老李说。

咋滴,你一个皇孙,现在就想着枪杆子里出政权,将来你敢做什么,我都不敢想!

至少玄武门大舞台是装不下你了,保底得是个奉天靖难。

不过话又说回来,都在调侃大唐玄武门继承法,可纵观大唐的十多场皇位更迭的政变,加起来死的人甚至都没靖难的一场战役多。

“孙儿只是在那老人浩瀚的知识海洋边上,拣拾了几片美丽的贝壳罢了。”

李象小象摊手,装逼于无形之间。

李世民有些无语,这孙子……就连装逼,都装得这么圆润。wap.biqμgètν.net

他把一叠厚厚的请柬拍到李象的怀里,啐骂道:“滚蛋吧!”

“哎!好的阿翁!”

李象立刻嘻嘻一笑,撒开丫子溜溜球。

纨绔们依旧在永昌坊的院子里等着,李象将请柬分发给他们,剩下的魏征、萧瑀还有长孙无忌府上的请柬,就由他亲自去送。

毕竟是皇孙兼郡王,还是萧瑀的弟子,进门的时候门子根本不敢阻拦。

“老师!老师!”

进了萧瑀的宋国公府,李象扯着脖子就喊。

老萧本来端坐喝茶呢,听到李象的叫喊声差点没把茶碗扔了。

见李象进屋,老萧没好气地呵斥了一句。

“大白天的,嚎什么?”

“这不是显得和老师亲近嘛。”

李象笑嘻嘻地凑上前,将怀中请柬递给萧瑀。

萧瑀接过请柬,狐疑地看看李象:“这是圣人手书,还是出自晋阳公主?”

“当然是阿翁写的。”李象得意地说道。

萧瑀不禁有些感叹:“孟则现在是越来越得宠了,竟然能让圣人亲自为你写请柬……”

李象笑了:“老师有所不知,其实本来是姑姑帮我写,结果阿翁看到后,心疼姑姑,所以便替她帮我写请柬。”

萧瑀明显被真相哽了一下,又抬眉问道:“你不止是来给我送请柬吧,还去给谁送?”

“有魏师的,还有舅公的。”李象如实回答道。

萧瑀微微颔首,伸出一根手指:“这话你和魏玄成说也就罢了,但是和赵国公,一定不要提晋阳公主的事情。”

“明白!”李象立刻点头,说话说一半呗,反正都是实话。

心里也在感慨,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他也有点感动,老萧虽说心眼有点小,但大事上从不糊涂,也真是替他着想。

“襄城姑姑呢?还有姑父?”李象抻着脑袋问道。

“他们二人去寺庙进香了,你来的不巧。”萧瑀端起茶碗轻啜一口:“你若是没什么事,便离去吧。”

话音刚落,便听到外面有一道稚嫩的声音响起。

“孙儿给阿翁请安。”

“哦,是守道啊。”萧瑀看到那幼小的身影,笑着冲他颔首:“这位便是你时常念叨的师叔,快去见过。”

萧守道三步并两步跑到李象面前,冲着他纳头便拜。

“小弟萧守道,见过兄长!”

李象连忙给这孩子扶起来,看着他那一脸崇敬的样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老萧的面色更加复杂,原来只当是这孙子听说过李象的名号,现在看来……还是人家的脑残粉。

算了……

萧守道的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李象,面带崇敬地说道:“兄长当日在两仪殿,将孔祭酒辩驳得哑口无言,一言败退我阿翁,当真英雄也!”

李象:……

合着咱大唐孝顺是传统对吧?

欸乃一声山水绿,老萧的表情更绿。

心塞啊,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的孙子竟然是二五仔……

“若没什么事,就不要打扰你兄长了。”萧瑀心累的同时也没忘记改称呼,“他还有事情要忙。”

“老师,便让守道和我一起顽耍吧,我看他也投缘。”李象笑着揉揉萧守道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