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菊花残(2 / 2)

倒是李清照看不过去了,站起来缓缓说道:“赵公爷刚才说,今日来只是瞧瞧热闹,定是没有做准备,咱们让赵公爷思虑一下,如得了佳句,我等欣赏一下,若不成,咱们也不必苛求。”</p>

“老妇我呢,前几日在家中枯坐,有些思绪,得了一首拙作,先抛砖引玉一下,请各位大家指正。”说完取出纸笔,在亭中石桌上铺开,挥笔写下“醉花阴”。</p>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p>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p>

这李大家不仅才学好,心地也颇为纯良,平日一向谦恭,不肯为人先的,今日为了给赵龙吟争取一些时间,竟争了个先。</p>

这样的人,不知道肯不肯去房州,等度过了眼前这难关,要找她谈一下,反正她如今孤身一人,在哪呆不是呆,赵龙吟心下想道。</p>

李清照写一句,就有人传一句出去,等她写完,四周响起一片叫好声,各种溢美之词纷至沓来。但是还是有人不停地在起哄,说李大家都已经写完了,赵公爷该得了吧。这把赵龙吟的匪气又惹起来了,妈的,李大家这么好的词不去欣赏,还在这里哄叫,这不是明显冲着自己来的吗?不就是背诗词吗,老子背几首噎死你们。赵龙吟搜了一下脑子,把已经流传开来的剔除,先来一首郑思肖的《寒菊》吧。</p>

“诸位高才,诸位高才,稍安勿躁,小子刚得了一首,现在便念与大家,不知哪位高才方便,替我录写一下。”他字写得太差,拿出手来只怕会贻笑于大方之家。</p>

“我来吧。”李清照重新铺了一张纸,提笔静等。</p>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赵龙吟念得很慢,一边念一边思索有没有错漏,如果出了错漏,这帮人的唾沫能把自己淹死。</p>

李清照写完,搁笔笑道:“赵公爷果然文思敏捷,数息之间便得了这样的佳句,且诗意高远,颇有陶潜先生之风骨,与此诗相比,老妇的这首醉花阴,就显得有些绵软了。”</p>

众人见李大家如此评价,就停了纷扰,各自品味起这一诗一词来。</p>

这时那个赵伯玖不知从何处钻了出来,走到李清照跟前说道:“赵公爷果然是少年英才,诗固然是好诗,不过,赵公爷,可否再作词一首,若能在临安街头巷尾传唱,也是一段佳话。”</p>

“是啊,是啊”,裘知府也站起身来,“赵公爷,可否再来一首?”</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