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上头(2 / 2)

“把造纸作坊和炼铁炉,打铁作坊迁到最下游,铁矿石集中堆放,这是我的一些意见,你们跟阿翁说一下。”</p>

“喏!”</p>

“对匠人们好一点,不要区别对待本地乡民和北地人。”</p>

“喏!”</p>

四乙一直都在均州谷水边,这里已经建成数十个大大小小的作坊,大多靠近河边,主要是要用到河水的动力。赵龙吟教四乙做了些水车,有的用来加工米面土豆,有的用来切碎烟草,其中最大的两个则专门用来驱动炼铁炉用的风箱。</p>

这风箱里面安装有赵龙吟设计的曲柄齿轮箱,能把水力转换成压缩空气,这也是四乙能炼出好钢来的关键因素。问题是制作齿轮的材料四乙没有处理好,使用寿命非常短,一般用了三个月就要报废,当然这可能也跟齿轮是用模具倒出来的有关,毕竟铸造件就这样了。</p>

没有车铣铇磨这些床具,一切都靠倒模,这就是现在的现实。</p>

他准备过年前都蹲在这里,看能否协助四乙弄出好的无缝钢管来,当然,还是靠倒模。</p>

四乙见赵龙吟亲自陪着他铸造,就知道这东西很重要,毕竟这几年很少看到小公爷如此用心在一个目标上,当然,小酒儿除外。</p>

其实要做出好的无缝钢管除了要有好的钢料之外,锻造过程,还有退火,淬火这些环节都很重要。四乙估计是没有搞好退火和淬火环节才导致齿轮质量不行。</p>

赵龙吟让四乙先倒了几根三寸粗,一丈一尺长的带有一分螺纹阳线的钢柱子,经过反复退火和淬火,最后剩下两根赵龙吟觉得硬度够了的,他打算把这东西连在齿轮箱上当钻头用。</p>

然后让四乙倒了十几根三寸内径,四寸外径,一丈一尺长的无缝钢管。退火之后,当无缝钢管还是软的时候,用夹具加紧,然后用那个超大号钻头往无缝钢管里缓慢钻进,毕竟是第一次,很费劲!</p>

在两根钻头都报废的情况下,他们弄出了三根勉强看得入眼的带膛线的炮管,其它的几根都在钻进过程中出现裂纹。在经过几次退火、淬火之后,赵龙吟摸着这三支黑黢黢的炮管,有点失神,这在他前世,干这个,进去踩缝纫机是一定的。</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