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灾后重建(1 / 2)

 赵龙吟又传了封急令给房志成,要求他注意防范京西南路的洪灾,尤其是汉水沿线的州府,如果京西南路再出现大的灾情,今年整个龙吟军都准备吃糠咽菜了。</p>

荆湖北路的雨停了,洪水开始消退,摆在赵龙吟面前的不再是滔天洪水的压迫,而是灾民们的生计。</p>

赵龙吟在水师大营召见了韩东和王干举。</p>

“两位大人,洪水开始退去了,后续该如何做,我想听听你们的看法。”</p>

“大江两岸洪水基本退完估计得半个月以上,但有些低洼地方估计再也还原不了了,土地肯定要损失一些的,洞庭湖周边的何时能完全消退就不好说了。”韩东先说道。</p>

“咱们现在要把重点放在灾后防疫,灾民安置和恢复粮食耕种上。土地损失无非是不能种粮食了,新成的水域可以考虑养鱼什么的,让百姓用渔获来换取粮食。”</p>

“没那么容易,”韩东摇摇头,“种地的农夫转成渔夫需要时间,今年怕是难为了。”</p>

“刚才王大人说的几条重点事务我觉得很对,咱们需要抓住重点。我已经让襄阳的作坊在加紧生产防疫药物了,估计会陆续运来,具体如何施行两位比我有经验,我就不多说了。关于灾民如何安置,你们怎么想?”</p>

“这也是难处,灾区的房屋,尤其是那些穷苦百姓的房屋,本就是泥土与稻草建成,根本挡不住洪水的浸泡,此时只怕已倒塌大半,没倒塌的,怕是也住不得人了,都要重修,这需要大笔的银钱。那些穷苦百姓,修一座房屋,需要一辈子的积攒。”</p>

“修造一间百姓的房屋大概需要多少银钱?”</p>

“简陋一点的土坯茅草屋,大概需要二十贯左右,砖瓦房,需要五十贯往上。”</p>

“估计受灾的百姓有多少户?”</p>

“现在不好说,要等各州府报上来,这个估计要一个月以后了。不过,可以预估一下,大概八十万户总有的。”</p>

赵龙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襄阳库房里目前存的钱银大约有五千万贯,这么一大笔钱存着不动一直都是赵龙吟的心头大患。如果投入到灾后重建,百姓都建造砖瓦房的话,每户五十贯,总共需要四千万贯,还剩余一千万贯。</p>

可是不出意外的话,最迟今年年底永兴军路就会落入龙吟军之手,需要战后重建,这也需要一大笔钱。</p>

而且如果交接不顺利的话,有可能需要动用武力,仗一旦开打,就需要大量的银钱,军队打仗那是无底洞,没有财富产出的,所以不得不考虑,不能把家底掏空。</p>

“我这么想啊,两位大人,看看是否可行。这洪灾呢,给咱们带来的损失肯定是大的,可是咱们不能老盯着不好的一面,这事啊,也有好的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