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桃李之心(1 / 2)

 斜阳从窗子照进客厅,洒下温暖柔和的光芒。</p>

一老两少相对而坐,面前摆着三只茶碗。</p>

如今已是六月下旬,正是迎来送往的毕业季。</p>

可即便结束了课业,仍不妨碍来导师家做客。</p>

“教授,上回是开胃菜,这回该上正菜了吧?”李暮雨笑嘻嘻地说道。</p>

“那你们想听些什么呢?”秦教授正襟危坐,慢条斯理地喝着热茶。</p>

“我们也没什么头绪,要不您就从基础讲起吧!”上官凝漪建议道。</p>

“也好,省得你们走弯路,我就先大概说说吧。”秦教授表示赞同,当即进入教学环节。“当今这个社会,对异能的看法五花八门。有人不屑相信,有人不敢相信,也有人理解歪了。”</p>

“确实是普遍现象。”想起郁歆主持的节目,李暮雨不禁露出怪笑。</p>

“异能真实存在,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权威人士出来引导澄清。”秦教授清清嗓子,抿了一口茶水。“这里面情况复杂,你现在不必深究,只要记住一些常识就够了。”</p>

秦教授告诉两人,异能传说源远流长,自先元时期便有之。</p>

如今泛泛而称的异能者,在古代也拥有五花八门的称谓。</p>

或曰道修,或曰法师,或曰罗汉,或曰天谕,或曰大巫。</p>

纵然所恃之物各异,这些人却拥有共同的特点。</p>

即同为肉体凡胎,却拥有常人无法驾驭的能力。</p>

“力气更大、跑得更快、跳得更高、五感敏锐、更有甚者掌握着法术。”秦教授竖起手指,在半空不停摇晃。“这是有些人对异能者的看法,虽然有道理但又不准确......某些异能者身体孱弱,打架未必比得上强壮的普通人,况且也不是所有异能者都会所谓的法术。”</p>

“能够感受、吸收和利用灵能的人类,被称为异能者。”李暮雨适时开口,正是先前摘抄过的某段笔记。</p>

“没错,你读过的这段概念,就已经相对准确了。”秦教授点了点头,顺着李暮雨的话往下说。“灵能是种特殊能量,以多样的形式存在于世,而曾经最为常见的状态,就是散布于空气中的灵气。”</p>

按秦教授的说法,人体存在极大的潜力,拥有觉醒资质的大有人在。</p>

身处纪元七世纪末,异能者群体愈渐势微,料来与灵气浓度息息相关。</p>

“目前有证据表明,灵气在古代更为充沛,异能者的数量也比现在更多。”秦教授翻开一本古书,其上满是晦涩的旧体字。“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异能者为尊,可如今却是凡人的时代了。”</p>

如今是凡人的时代,这句话李暮雨听过无数次。</p>

眼下自秦教授口中说出,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p>

“毫无疑问,异能者是真实存在的。”李暮雨求知若渴,秦教授便也知无不言。“在神话传说里,异能者可以开天辟地,是这个星球的真正主宰。凡人们崇拜异能者,同时也对异能者怀有畏惧之心。”</p>

“没有热兵器的年代,异能是统治级的力量。”李暮雨深以为然。</p>

“凡人登上历史舞台,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秦教授取过一张白纸,画了条长长的时间轴。“首先,从古至今,灵气浓度一直在下降。第二,因为伟大的浩瀚革*命,科技水平得以迅猛发展,凡人和异能者间的差距在缩小。第三......”老者微微颔首,似是在犹豫要不要继续。“第三,异能者的数量,曾因为某些原因急速减少,以至于出现了巨大的断层。”</p>

“什么时候的事?”李暮雨疑惑地问道。</p>

“一百多年以前。”秦教授给出模糊的答案。</p>

“就是那个‘历史的断层’咯?”李暮雨想起那个著名的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