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相依为命(1 / 2)

 二月,泠雨。</p>

其时正值初春,总有落木萧萧,亦有生机待放。</p>

河边泥泞的滩涂上,两男两女并排前行。</p>

手里握着钢管与木质长矛,身上背着同款深棕色背包。</p>

正是李暮雨、唐威、林彤欢和隗迷四人。</p>

离开上个城镇后,四人便陷入荒郊野岭,沿途再没碰见过任何村镇。虽偶有废弃建筑可供落脚,更多时候却只能蜗居山洞,抑或是干脆自建简易草棚。好在身旁有河流相伴,既保证了饮用水的供应,也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p>

挖野菜,摘野果,捞河鱼。</p>

抓刺猬,追野兔,蹲竹鼠。</p>

置身荒郊野岭,吃饭是头等大事,而为了满足生存所需,四人也为此绞了尽脑汁。他们多少有些生存常识,可毕竟都是现代都市青年,在捕捞与狩猎方面总显得有些蹩脚。</p>

唐威在乡下生活过,便砍了些粗壮树枝,削尖后放到火上烤至五分干燥,如此便做成了称手的叉鱼工具。李暮雨为方便狩猎,曾以软木和软线为材,尝试着制作简易弓箭,然却屡屡以失败告终。</p>

对于失败的原因,李暮雨始终不明要领,总以为是自己手艺不精。直至大半年以后,他幸得某位工匠少女点拨,才知弓的张力源于弓体本身,理应选用坚硬的木料制作弓体,再取缺乏弹性的材料制作弓弦。</p>

简单来说关键在于选材。</p>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了。</p>

置身荒郊野岭,获取食物变得很困难,无机盐的摄入更是匮乏。李暮雨拥有相关知识,也很清楚盐分的重要性,便利用绑匪提供的针线包,请林彤欢做了几个密眼网兜。</p>

每天傍晚扎营前,四人都会弄些树枝,将密眼网兜挂在河边,翌日启程时往往能收获些小虾米。李暮雨把虾米烤火烘干,碾成粉末后装进玻璃瓶中,便做成了没有咸味的简易食盐。</p>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最能满足口腹之欲的,其实还是霍兹犬的肉块。犬肉既有美味的口感,又富含足量的营养,同时还极为便于贮存,而对于已经觉醒的兄弟俩,则更是补充灵能的绝佳食材。</p>

在通常情况下,若非是被逼急眼,野生动物很少招惹人类,尤其是手持武器的结群者,唯独霍兹犬总会主动找上门。所以即便能避则避,四人仍旧打死了不少恶犬,光洁的霍兹犬肉块也塞满了背包。</p>

四人皆为都市青年,一朝来到这片废土,过上了忍饥挨饿居无定所、随时都有可能丧命的生活,惶惶不安地寻找回家的线索。短短十多个日夜,他们便迅速适应了环境,如今正抱着更加平稳的心态,走在荆棘满布的寻乡之路上。</p>

对于绑匪所谓的考验,四人始终都没有头绪,也没找到有用的线索,内心自是疑虑重重。共和国的记忆盘桓心头,化作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不断酿出思乡之苦的同时,也成了他们鞭策自己的最大动力。</p>

四人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脾气秉性也截然不同。在这片废弃之地上,两男两女摒弃了隔阂,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非但没被严酷的环境吞噬,反而在这个过程中愈发强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