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寓言与真实(中)(1 / 2)

 “可那个时候的我们太过天真,低估了这片废土的残酷程度。”</p>

李暮雨如泣如诉,讲述了“主角团”为了回家,与同路者勇闯废城的故事。基于小朋友的承受能力,他并没有勾勒太多细节,就只用平铺直叙的口吻,简单阐述了这次失败的尝试。男朋友讲故事的当口,韩晴也没有片刻闲暇,笔下生风地不停作绘,跟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几乎同步地画出简约的线稿。</p>

第一张线稿,是‘主角’一行人靠近废城,与另一伙路人不期而遇,随后结伴闯入钢铁丛林的画面;第二张线稿,是男男女女在街道上狼狈逃窜,不断有人被凶兽堵进死胡同的画面;第三张线稿,是‘大美人’被一只大猩猩抓住,吓得花容失色撕心哭喊的画面;第四张线稿,是‘小眼睛’哀嚎着跪在草甸上,与三位同伴相拥而泣的画面;第五张线稿,是‘小眼睛’扒着泥泞的楼梯,被一条巨大的触手拖进地窖的画面;第六张线稿,是‘大个子’跪在冰冷的地板上,怀里抱着闭目不醒的恋人的画面。第七张线稿,是雨过天晴的木屋旁边,兄弟俩向一座新坟献上祭品,随后相伴着走向远方的画面。</p>

基于漫画的总体风格,这几幅画面并不血腥,同时淡化了恐怖元素,可配合着李暮雨的口述,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清晰。所谓故事的基调越温馨,发起刀来便越让人难受,加之本就是子供向的表演,纵是李暮雨没有过度煽情,小朋友们却也个个落得眼眶泛红。</p>

在场的大人数量更多,面对这番清淡的表演,情绪尚不会太过波动。然先前的景象历历在目,也令他们有了一定预期,各自等待着孩子们离场后,李暮雨给成年人单独呈现的故事。至于观众席上的林彤乐,以及牵着林勇的池嫣张函,此时的表现却意外地平静。</p>

便如大人们所料,故事告一段落之际,柳琴再度来到舞台边缘,把孩子们领向西部互动区。巨大的塑料膜内,怀络梅早已准备就绪,迅速构建起温暖的童话世界,抚慰小朋友们正在哭泣的心灵。至于舞台中心的韩晴,则重新开始抽取记忆,海市蜃楼般的世界也再度浮现。</p>

全新的镜头依次闪过,看上去像是数月以后。</p>

那是五人小队来到城边,与周潮等人偶然相遇,继而结伴同行的画面;那是他们闯入废城,在干涸的喷泉旁边歇脚,撞上狼狈的张山等人的画面;那是淡漠月光之下,张山似笑非笑的复杂面容,是筒子楼里隗迷的深情告白;那是北殿广场之上,崩裂成漫天碎屑的灭兽装置,是携轰隆之势悍然来袭的兽潮;那是胸口插着宝剑的李泗,是被攥在飞龙的利爪里、徒劳地不停挣扎的张山;那是奄奄一息的唐圆,是瘫坐墙边的罗春娟,是被碾碎了浑身的筋骨、让石猿当成肉串啃食的周潮。</p>

在场的观众里面,大多是普通市民,平时过惯了安定的生活。一朝目睹残酷而真实的画面,很多人的内心防线瞬间崩溃,露出难以作伪的骇然表情,轻则两股战战浑身发抖,重则趴在地上干呕起来,而惊叫声更是此起彼伏。</p>

作为唯一的未成年人,林勇始终紧咬着牙关,表现出超越年龄的坚强。饶是如此,他也明显被吓得不轻,死死攥着两位长辈的手,却没注意到池嫣和张函同样面色苍白。</p>

所幸镜头数量有限,在周潮的身影崩溃后,惊悚的画面便突兀消散。场间诸人松了口气,只道是故事告一段落,正准备重新调整心态,却见韩晴搬着画板跳下舞台,将表演空间完全留给了李暮雨,而另一幅场景也随之升腾凝聚。</p>

原本的第一人称视角,变成了第三人称视角。</p>

李暮雨从镜头的提供者,摇身变成了舞台剧演员。</p>

七彩烟尘于他周围飞舞,钩织成诡异的全息图景。</p>

那是黄昏之下的破败街道,此时的他正站在街道中心。</p>

前方是一只负伤跪地的石猿,手里攥着隗迷那无头的尸身。</p>

“呜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