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朕就是要告诉天下,改革任重而道远,但有恶意阻挠者,皆可杀!(1 / 2)

 这一个重磅炸弹丢下来,官员们瞬间就忘记了方从简的事情。</p>

方从简爱死不死这个改革可千万不能进行。</p>

这样的改革一旦进行下去,自己家才是最大的受损者。</p>

但是这伙人之所以被称为文化流氓就在于,人家会用文化的名义把自己流氓的话语,包装成爱国。</p>

你皇帝说陈寒这是为了给大明王朝续命,我们不知道怎么反驳您的说法,那我们就说陈寒是别有目的。</p>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天下在先皇的治理之下国泰民安,如今您冲龄建极,祥瑞频现,海内澄清,四夷宾服,万民仰止,正是四方来效之局面,</p>

恰在此时陈寒提出改革,恐非为大明着想,实乃为其个人捞取资本,陛下不得不查!”</p>

说话的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p>

这位可是张四维的亲家,赫赫有名的吏部尚书杨博。</p>

他倒不见得是一个多么坏的人,但是他就是看不惯陈寒这样的武人,在朝堂上指手画脚,而且还是当人如此重要的位置。</p>

虽然说风暴的离去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个不小的胜利。</p>

但是随之而上来的曹正淳好像也不是個什么好东西,甚至有点以陈寒马首是瞻的趋势,这种危险的苗头让文官们觉得不安,他们岂能让陈寒借着改革的名义独揽大权。</p>

看到下场的终于部门老大级别的人之后,张居正也明白终于是要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了。</p>

这种弹劾大戏之前他可是见识过的,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卷进来。</p>

这种局面的战争就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完全就是立场之分。</p>

文官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对付宦官和锦衣卫这样的番子,他们是一致对外的。</p>

于是吏部尚书杨博说完了之后接下来,户部尚书张瀚也站出来反对。</p>

接下来就是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纷纷提出了反对意见。</p>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些人的籍贯从而能更清楚地知道,这帮人站出来反对的动机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