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今古矛与盾(1 / 2)

 周王郑二十年,二月,洛邑,王城。</p>

微风吹去了冬日的冷冽,留下的是处春的清爽和王室难以消除的愁绪。</p>

周王姬郑已经老了,太子壬臣逐渐的接过了天子的一些政事,所以壬臣有时候很忙,没有时间陪伴他最喜爱的幼子姬昱,有时候忙于政事,就让成周的夫子们教导他周礼和舞乐,不过还是会按时的抽查姬昱的学习进度。</p>

姬昱是个很聪慧的天才,在他一岁之前就学会了雅言并且能够不磕绊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壬臣对于他的幼子抱有很大的期望。</p>

雅言的称述非常难,一个字节就有几种音。哪怕现在不磕磕绊绊了,姬昱也觉得这样的语音比后世的语音和外来语加在一起还要难。要不是他生而知之,按照这个时代小孩的年纪,一般要到三岁才学会雅言。</p>

而周礼更甚,衣食住行,交涉言语,民生政事,都能有周礼的影子。“这样做是不合乎周礼的”这一句可以贯穿东周人的一生。</p>

王城里的一间小寝,这是壬臣安排的住所。</p>

【我不明白,明明什么都没做,可是王城外面的人却在感激他,这样白来的好事怎么可能存在呢?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去反驳呢?】</p>

今天姬昱不用学习修业,不过他要背诵刻竹简的是太史籀所写的十五篇文章,这也是东周时期贵族幼儿最早的识字课本。</p>

“天底下有那么多生而有异相者,为何他们非要追捧我呢?”</p>

“王孙您不一样,您贵为天子之后,天下人都需要敬仰您,怎么能算得上追捧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