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祭祀(1 / 2)

 这几天,是王室比较重要的日子,祭祀神明。</p>

自西周来就一直留有这个传统,天子需要起到带头作用,在祭祀神明上不能有半点马虎。</p>

对于祭祀天地又有巡狩祭天、封禅祭天、明堂祭天和郊祀天神四种形式。</p>

巡狩祭天,也就是将打猎而来的猎物祭祀天地,以求神明的庇佑。</p>

按照周礼,天子和诸侯在没有战争内乱和凶丧时,一年有三次田猎,第一次是为了祭祀的贡品,第二次是为了宴请宾客,第三次是为了改善君主的伙食。</p>

封禅祭天的仪式早已作废,王室没有了威名,从东迁之后就没有去泰山封禅祭天了。</p>

这次是明堂祭天,于成周明堂举行祭天仪式,王子王孙们都要从各地的食邑返回洛邑。</p>

明堂建于成周的城南,意喻是“布政之宫,在国之阳”。</p>

此时的明堂不同于九年前,血迹早就清洗干净,路面甚至都重新铺了一遍。</p>

明堂和九年前的布置都相差无几,正中心却是安置了一个大鼎。</p>

大鼎呈圆形,鼎口有一对很大的立耳,鼎口沿下有曲纹,鼎腹有着许多变形的兽纹,兽纹到了侧面时彼此相连,无论是在哪个角度看都是完整的兽纹,有三足撑立,腹内刻有许多铭文。</p>

这个大鼎重约千斤,高有六尺。</p>

(这里说的一斤约现在的250克,一尺大概0.23米,重量在500斤左右,有1米那么高,换算过大概差不多,司母戊鼎都有800公斤,考虑东周衰败,所以按照大克鼎的规模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