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离乡(1 / 2)

 周王郑二十七年。</p>

随着当初姬郑与晋文公约定的时间逼近,洛邑开始传出了王孙昱要去晋国当质子的消息。</p>

这个消息是瞒不住的,因为知道内情的人很多,有心人一传出去,整个洛邑的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件事情。</p>

王孙要去晋国当质子了。</p>

洛邑的百姓们都很难接受这个消息。</p>

他们没有见过传言中的王孙昱,可是他所带来的福利却在一直为他们带来便利。</p>

庶民吃不起珍贵的牛羊肉珍果脯,吃的是野外的荇菜荸菜,自家种的豆子和稻黍。</p>

他们用石磨把稻黍麦粟、豆子磨成了粉,可以做成面和豆浆,不但更好吃而且还能借此维持生计。</p>

百工用着水车、斗车,书生用着纸笔,学社的孩子正读着书。</p>

这些人都是受到了王孙恩惠的人。</p>

他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贤人送到晋国去。</p>

“您听闻了吗?我们洛邑的王孙要送去晋国作人质了。”</p>

“哪个王孙?”</p>

“就是那个做石磨做水车的那个。”</p>

“您是说我们大家的圣人?”</p>

“对啊!不行,我们一定要去城门那里送一下他,我听娃子他夫子说什么为人之道在仁义、忠君,我虽然不识字,不会说话,可是也知道那是洛邑的圣贤。</p>

现在圣贤要走了,我们受过他恩惠的小人如果不去护送他,那不是成了忘恩负义的恶人吗?”</p>

“说得有理,同去同去!”</p>

“你们自己去吧,反正圣贤也没什么好看的,他也不会记住你,给你恩惠;又何必自作主张去呢?”</p>

“你真该死啊!你这个恶毒的小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