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卖书传道(1 / 2)

 书籍的流传让姬昱开始忙碌起来。</p>

他要供应给贵族上好的书,又要供应给市场一定量的线装书。</p>

当然不是白送,其中有着定价贩卖。</p>

更别说在晋国只有姬昱掌握着印刷术,有了书也就相当于有了面子。</p>

皮书者二百钱,线书者十钱,且不买线书者不予皮书。</p>

皮纹书的供应量一定要少于线装书,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珍贵之处。</p>

所以在制作书籍的比例按照二百比一,线装书卖出两百本才能买一本皮书。</p>

这样做也引起了贵族争先恐后的争抢。</p>

他们可以不懂其中的内容,可代表高贵的书可不能没有啊。晋侯都称赞其中内藏着天道之理,要是有一天问起其中内容,说不上来可就丢人了。</p>

于是世家争夺,更在意面子的卿大夫们当然想持有皮书,这样也就买下了许多另外的线装书。</p>

姬昱这样买卖的手段自然也有他的道理。</p>

买两百线书才能有资格买一本皮书,不单是说明了皮书的价值,还把线书给卖了出去。</p>

不识字的庶人和郊民显然没有买书的欲望,他们都没有得到知识的权力,更别说买书了。书籍主要流传在城中的读书人和卿大夫世家这样的人物。</p>

读书人买一本线书就能够深究,对买更多的书没有抱有期望。</p>

而世家好脸面,怎能和国人一样看那种线书?</p>

那些国人什么档次?也配和他们这些贵族看一样的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