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2 / 2)

洒脱!</p>

率真!</p>

跑到最近的邮局寄完信,方远平回到编辑部,已经暮色昏黄,到了下班时间,大家还在看稿子。</p>

而编辑们或坐或站,满脸兴奋地聚在一起聊着方远平的新小说。</p>

路瑶满脸惊喜地道:“远平,我终于明白你原来为啥要把钟跃民写的那么混球啊!”</p>

“的确是为了写人物在陕北插队的成长。”</p>

“他去讨饭,看到农民杜老汉们的生活,才知道生活的艰辛。”</p>

“所以得知支书常贵克扣知青口粮后,他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报以理解,显示出宽厚的性格,只是占常贵点便宜就好了!”</p>

“他原来没心没肺,但憨娃给他烧熟的田鼠,憨娃因为农村缺医少药死于急性阑尾炎时,却让他潸然泪下。”</p>

“这人物成长一下子就出来了!写得好啊!”</p>

“远平改得又快又好啊!”贺书玉满脸激赏地看着方远平。</p>

路萌也赞叹道:“质量挺高的。”</p>

董墨满脸兴奋:“远平才十八岁,就能驾驭长篇小说了,这以后还了得。我这个年龄,写个短篇都难。”</p>

又过了俩小时,大家都看完了。</p>

陈中石激动地挥舞着手稿,高门大嗓地嚷嚷:“在我看来,这篇小说,论艺术水准和思想深度,至少不亚于《牧马人》。”</p>

贾平娃也喜滋滋地赞道:“除了钟跃民和一起插队的郑桐,还有周晓白、袁军、张海洋等人在部队的描写,这是多线叙事和群像模式,但远平写的很顺畅很成熟啊。”</p>

这种叙事方式放在九十年代就烂大街了。</p>

但在当下可非常新鲜。</p>

这两年长篇小说都没几部呢,长篇小说真正爆发还要等到90年代呢。</p>

“啊?不会吧?比《牧马人》好,你们这么看好吗?”</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