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芙蓉镇》(2 / 2)

“房子啊...”饶月梅一听犯了愁。</p>

和后疫情时代一样,这会儿的住房也是大问题。</p>

福利分房到处落实,按照工龄、职位、人口等进行排队,看似公平里面又有许多变通...</p>

像江弦这种,就别想40岁之前分着了,除非他跟朱琳先结婚,朱琳再怀上孩子,每天他领一孕妇,往领导面前一跪,不给分就长跪不起。</p>

这才有点儿可能。</p>

不然就等吧,可能等的他孙子都出生了,房子也分不着。</p>

“妈,这会儿市面上有商品房么?”</p>

“啥?商品房?”饶月梅眉头一皱,像是听着什么怪词儿。</p>

这会儿基本没商品房这概念,要说京城最早的商品房,应该是1980年,在团结湖统建的住宅楼房,拨出两栋出售给个人,每建筑平方米售价平均180元。</p>

再早,那就是62年西三环盖过一花园村华侨公寓,后来大概16万一平,据说建材用的是大会堂的余料,小区后面就是京城劳动关系学院,高圆圆的母校。</p>

这房子主要是为吸收外汇,收的是美元、外汇、外汇券、华侨券。</p>

“算了,回头再说吧。”江弦本来还挺膨胀,一提房子,发现自己啥也不是。</p>

而且比起鸽子笼,他其实更想弄一四合院。</p>

四合院多美啊,独门独院,一过伏儿天,立马整上“天棚、鱼缸、石榴树”三件套,闲了撸撸猫、逗逗狗、遛遛鸟。</p>

还能体验体验在四合院里放风筝,风筝挂在紫禁城墙上的烦恼。</p>

“先当上万元户!”江弦给自己定一小目标。</p>

饶月梅去上班儿,他从旅行包里取出那沓比切糕都厚的《芙蓉镇》手稿。</p>

两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只是抄写,稿子早就能够写完,但江弦并不想就这样将这篇《芙蓉镇》发表。</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