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犹豫(2 / 2)

待郭嘉离开之后,袁术心中复杂无比,独自一人来到书房之中。

将书房内的丫鬟仆人纷纷赶离,袁术孤身一人站在书桌面前,摊开了一张上好的白纸,拿起一旁的毛笔沾了墨水在其上缓缓写下两字:制度。随后陷入了深思之中。

称帝对于袁术来说十分的重要和关键,因为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这个天下。此时他的心中虽有腹稿,但是依然没有想清楚一统大汉后该如何而为。

以大汉现在的情况,就是袁术将之重新一统,他有生之年估计最多也就能将大汉的版图往西扩张到贵霜,将贵霜吞并,再往西的安息恐怕都难以掌控,更不要提罗马了。这并非国力的问题,而是时代、科技的局限性问题。对于战争限制最大的不是兵力,而是后勤。

即使以长安为帝都,从之发兵至安息,至少也需要两个月左右。这么远的距离若是安息有何变动,位于长安的袁术根本无法及时了解并做出反应,换句话说就是距离太远无法掌控。这也是汉武帝四处攻伐但大汉的版图却没有扩张多少的原因。

袁术很清楚这个现状,打的下地盘却无法占据,那就是白费功夫。但袁术也不甘于止步贵霜,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是让这个四大帝国共存的时代变成汉人独大。他自身的力量无法做到,那就借助其他的力量,而这个时代至强的力量就是世家和诸侯。他无力掌控的地区,那就让其他汉人去掌控,一如商周时期分封诸国一般。而这些世家和战败的诸侯,就是他未来分封的对象。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时代的限制他无法将大汉的科技提高到后世的程度,从而提高交通速度和消息传递速度等。因而他一统“天下”,成为这世上唯一的帝王的目标基本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他准备为汉人,为自己的后代提前铺路,铺出一条坦途。

袁术一直在思考自己称帝建国后是不是要改变一下现行的大汉的制度,无论是三省六部制度还是内阁制度都各有所长,比起现在的三公九卿制要成熟许多。但现如今他仓促称帝,没时间改变这些了,继续大汉的三公九卿制,到后面若是有所需要再重新改制是最好的选择。可之后天下局势稳定,再行改制,这其中的难度和阻力令袁术颇为惆怅。

“唉,如今我已经没得选了。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袁术思虑良久,依然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制度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三省六部还是内阁制都是因为时代的情况不同而为了适应当时的情况确立的制度。其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复杂无比,袁术至今都觉得头大。

袁术也不是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的执行才能行,任何制度也都有其缺陷。他自信即使以三公九卿制,以他的手腕也足以掌控天下。

定下了称帝的日子之后,郭嘉很快将之宣扬出去,整个江东都沸腾起来了。无论是袁术麾下的文武还是江东的世家、百姓、商人都为之兴奋无比,无数人纷纷向着金陵而来,准备亲眼见证这一幕。袁术麾下的文武除了必须要镇守各州的将领文臣外,所有能前来金陵的都纷纷应召前来。

公孙瓒、袁术、袁绍三人即将同日称帝的消息传出,整个天下也纷纷震动起来。占据兖州的刘备此时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向曹操所掌控的天子刘诚讨一道圣旨,准备称王。刘备与曹操现在占据大汉正统,已成为天然的盟友,曹操对于刘备的请求自然也没有拒绝。刘备此时也开始准备称王之事,时间与二袁、公孙瓒也是同一天,说来还真是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