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请辞(2 / 2)

袁术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又皱眉道:“可如今我大楚新立,各方人手都略显紧张,派谁前往呢?”

一流谋士无论在那个诸侯手下都极为稀缺,尤其是袁术现在各方出手、摊子铺的极大的情况下,扬州、益州及西南小国、凉州及西域各国、雍州、豫州、辽东,到处都需要人手,即使是袁术麾下谋臣如云,已然感到捉襟见肘,从哪再调个一流谋士前往啊!

郭嘉闻言,微微一笑,侧目瞟了一眼身侧队列中仿佛透明人一样安静站立的老者,轻声道:“陆太守的孙儿素有早慧之名,而且为金陵书院院长康成公弟子,从学数年,能力卓越,在金陵书院中成绩优异,才能几不亚于庞士元,是个不错的人选。陛下不妨征辟于其,派其前往。”

“伯言啊!”袁术笑着看向陆康:“却不知季宁你舍不舍得?”

陆康起身站出来,拱手道:“能为陛下效力,是某家孙儿的荣幸。”

袁术微微点了点头:“好,那就着封陆逊为定军校尉,官居五品,兼任镇军将军甘宁之军师,待甘宁回京领罚后,随其出征。”

“臣代孙儿,谢过陛下!”陆康连忙跪倒拜谢道。

“好了,起来吧。伯言毕竟也是朕的义子,当年其小时候朕还抱过他呢。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啊,近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代人快老了,也是时候让年轻人上台了。”袁术仿佛感慨似的说道。

刚刚起身的陆康听闻此言,头颅微微低沉,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道精芒,心中轻叹了口气。随即面色一变,转为平静,拱手作揖后沉声道:“陛下,臣年已七十有余,自感精力不济,难以再治理政事。本早打算向陛下请辞,卸下这一身的负担畅游山水,却恐负陛下之恩,负百姓之望。现在有吾孙儿替某向陛下,向大楚效力,某也可安心隐退了,特此请辞,还望陛下恩准!”

看到陆康如此识趣,袁术心中微微一笑。面上却颇为不舍的挽留道:“季宁为何如此?你乃朕之肱骨之臣,当初若无你在,朕如何能平定扬州?此恩朕永不相忘。而如今大楚新立,诸事繁忙,会稽郡更是百废待兴,正应该是你大展宏图之时,你走了,朕怎么办啊!”

陆康轻轻的咳嗽了两声,躬身道:“臣也想鞠躬尽瘁以报陛下天恩,但奈何如今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已无力为陛下分忧了。如今大楚兴盛、诸事平和,陛下身边不乏谋臣良佐,多有年轻俊杰,老臣也可安心了,还请陛下怜悯老臣之老迈,允老臣卸下这身重担告老还乡。”

袁术还欲再言,却见陆康直接跪倒在了地上,态度坚决之极。袁术见状,只得面带失望之色的轻叹了口气:“唉!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朕也不好阻止。你且回去休养一段时间,待日后朕还需要你来守护我大楚江山呢!”

“多谢陛下!”陆康拜服道。

看到陆康的表现如此不错,袁术心情大好之下,直接赏赐了其一个宁远侯的爵位。

而随着陆康的告老还乡,一大批的官员也跟着纷纷请辞。这些人多是袁术麾下世家中人,年纪都在四五十岁往上,他们已经看出了现在的形势以及风向,纷纷辞官归隐。世家们纷纷收缩在大楚的势力,转而将之收回到自家的封地之中,并将精力都集中在了封国一事上。在袁术和世家们的默契之下,大楚的权力过渡及其平滑而又毫无波澜的进行着。世家们逐渐让出了大楚的权力,而以金陵书院和鹿门书院中的这些怀有真才实学的学子为代表的寒门子弟开始走上了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