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2 / 2)

“西凉自有马腾将军和李傕将军镇着,出不了什么乱子的。那里局势复杂,正适合他们这些小子练练手,否则若是一帆风顺,怎么能得到锻炼,将来我们还指望他们接我们的班呢。”郭嘉恬不知耻的说道。

“摊上你们这种无良的老师,他们也是真够倒霉的。”袁术无语道。

“孝直、德祖、元直在西凉磨炼个两年应该就真正足以独当一面了。倒是公瑾,拿下辽西之后,陛下也该把他派离北疆了吧。否则在公瑾的庇佑之下,伯符的潜力永远得不到开发。”贾诩忽的道。

一直以来孙策都被袁术安置在周瑜麾下,周瑜行事稳重刚好可以弥补孙策莽撞急躁的缺陷,但同样因为如此,孙策一直被周瑜的光环掩盖着,没能展现出自身的光芒。

孙策在贾诩等人心中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为袁术义子,父为手握重兵的孙坚,又和周瑜为义兄弟。周瑜的能力贾诩等人都是清楚地,毫不客气的说如今年不过二十出头的周瑜足以位列天下帅才前三,将所有的年轻一辈牢牢甩在后面,而且其能力还未达到巅峰。

即使底蕴背景如此深厚,但这也不是孙策为众谋士特殊对待的原因。最关键的是虎牢关前其惊鸿一瞥,隐隐爆发出的君主天赋。

若袁术是寻常君主,贾诩等人一定第一时间劝谏其将孙策暗中斩杀,以免后患。有君主天赋必有君主之资,就如曹操刘备一般,即使是龙游浅滩也有无数人侧目相视。

但随着慢慢了解袁术的计划和雄心,贾诩等人就渐渐放下了这个心思。封国之事一出,贾诩等人就彻底放弃了压制孙策的想法,转而欲重点培养与其。毕竟按袁术的计划,将来西伐后诸多土地无法吞下注定是要分出去的,分给孙策这个根红苗正的义子总比分给那些世家之人要好一些。

既然决定了要培养孙策,贾诩等人自然要为之铺路。周瑜的撤离只是第一步,张辽和赵云不久后也会随之撤离。倒时整个北疆就完全成了孙策一个人的舞台,而且其旁有庞统相助,再添上几个不错的武将,孙策的小班底就可以初步建起来了。

“文和你所言不无道理,将公瑾、文远等人都放在辽东却是有些浪费了。那待到此次乌桓之事事了之后,就将公瑾撤回来吧。”袁术说道。

“那主公欲如何安置公瑾?”郭嘉问道。

“公瑾之才绝不仅于此,其在水战上也有所建树。将来与贵霜作战,在水军上我们还是有些捉襟见肘,就再组织一支海军由公瑾统领吧。”袁术说道。

海上作战与在长江之上作战不同,寻常的水将根本无法胜任。袁术麾下猛将虽多,但多是陆将,能在海上纵横的水军将领也就三人,甘宁、蒋钦、蔡瑁,而真正擅于海上作战的也就甘宁、蔡瑁两人。蒋钦一般来说都只充当着后勤运输大队长的工作。

可只有两支海军对于袁术来说确实有些太少了,盘算了半天袁术将主意打到了周瑜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