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战与和(1 / 2)

北齐帝业 拙眼 0 字 2020-11-04

 消息传至邺城,高纬的第一反应不是震怒,而是感到匪夷所思。

齐国朝野也都是一种被冒犯了的心态,自北魏入主中原以来,周边大漠、草原上各民族虽然屡有兴衰,但始终无法和中原王朝匹敌,在北朝人眼里,他们的对手永远是南朝,余者根本不足为论,除了一个突厥横扫漠北、西域,势力庞大,姑且还有和北齐平等对话的资格。

可这个吐谷浑是个什么东西,蕞尔小国,也敢冒犯天威?!

朝野上下的愤怒情绪,自不必赘言。

早在朝前就已经有许多大臣、武将上书朝廷要严惩吐谷浑,拔其国、灭其种!

而高纬身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这样儿戏的就做出征讨一国的决定,他找了几个重要大臣商议一番,居然也是主战者居多,其中就有刚履任左相的唐邕:

“吐谷浑仗着自己处于西北一隅,就敢藐视天威,不服王化,夸吕更是兴兵犯境,公然忤逆朝廷!若不加以惩处,我大齐麾下藩国(部族)无数,将来岂不是要有样学样?长此以往,朝廷的威严何在?陛下的威严何在?臣以为,必得立一个规矩,杀鸡儆猴!”

如何立规矩?那自然是刀子说了算。

唐邕此话一出,立即得到一批好战分子的响应……北齐战胜北周之后,这天下似乎回到了昔年魏蜀吴三方僵持的局面,不少人认为大齐虽强,但要在短时间内灭掉其余两国,一统天下,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日。接下来,恐怕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局面。

对于一心想谋取军功的武人来说,这可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拔尖的一些人,譬如杨素之流早就功成名就了,还有一大堆自付有才无处施展的人还来不及冒头!突厥庞大,暂且动不得,其余诸如契丹之类的部落更是早已经降伏归顺,他们正愁没有地方捞军功,可巧,吐谷浑就冒出来了,这不是明摆着战功嘛!

而右相高颎却蹙起眉头,隐隐不悦的看了唐邕一眼。这些粗糙武人打得什么主意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换成其他时候,高颎绝对是不会反对的,但现在北齐刚刚历经两场大战,国力和民生都需要时间恢复,此时再寻衅开战绝不是一个好主意。

因此,纵使百般不愿再得罪勋贵,他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出来谏言:

“陛下,夸吕虽然可恶,但吐谷浑再如何说,那也是一国,和那些全然没有君臣体统的野人是有区别的,不能指望打个两三场就让他们树倒猢狲散……兰陵王在关中,只有五万余人守备,还要防备着周国北上,没有这个能力,朝廷要对付吐谷浑,一定从晋阳、河南发兵,可那样的话,靡费就实在太大了,朝廷恐怕负但不起呀!”

有人不满:“这些氏羌杂胡有甚么好忌惮的?”

高颎面色一板,说道:“你们莫要以为我是在夸大其词,吐谷浑要是真这么好灭,老早就让周国灭掉了,又怎么会从前魏存续到现在?刘宋、萧齐、萧梁都灭了它都还在!

“夸吕虽然狂妄,但也并非愚蠢之辈,据我所知,这位可汗一直在效仿中原王朝建制,吐谷浑在他手中,正是最鼎盛的时期!”

众人默然,高颎所言却是事实,吐谷浑和其他野人拼凑的部落不同,甚至和突厥这种忽然崛起的暴发户也不同,人家是有历史底蕴的。

吐谷浑人先祖原是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慕容吐谷浑与兄弟慕容廆争斗,不是对手,慕容吐谷浑遂率所部西迁上陇,止于佨罕,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侵逼氐羌,成为强部。屡见于各朝各代的史书之中,并且存续到现在。

当今天下还没有比它存续更久的朝代,但,历史再长,也改变不了吐谷浑蜷缩一隅、国力孱弱的事实,基本上和中原王朝或者北边其他强大部落的战争,吐谷浑都是吃亏的哪一方,在突厥木杆可汗时期,木杆就数次寇掠吐谷浑,逼得吐谷浑只能逃到南面高原上去。

人说“一汉当五胡”、“胡人无百年运”,胡人孱弱、愚昧野蛮、倒行逆施似乎已经变成了固有印象,这种原因是先天的。

他们地处偏远,中原文明很难辐射到那里。一个从小长在蒙昧部落建制里的人,你跟他讲什么儒家大义什么忠君爱国,根本就不现实,就算他们明白这些道理,他们匮乏的物资生活,还有落后的组织制度也根本支撑不了这种雄心壮志。

说吐谷浑文明吧,他有很多部落陋习,没有律法约束,建立了城郭却仍逐水草而居。说吐谷浑人野蛮吧,他们也效法中原官制,国内有王、公、仆射、尚书及郎中、将军之号……这是一个想要进入封建时代却没有成功的国家,里面充斥着种种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