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2章 明修栈道(1 / 2)

 赵昺在距城三里之外的一道高坡上观战,在整个炮击过程中就像是欺负人,敌军没有组织起一场像样的反击,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由于硝烟的遮蔽无法看清当前的战况。

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解决的问题,起码当前他解决不了,因为黑火药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硝烟,上百门火炮齐射,简直就如一场突降的浓雾,笼罩其中的人几十步内就难见尊容。而‘排队枪毙’战术的双方走到近前才开枪,也与此脱不了干系。

随着城防设施被摧毁,为了防止误伤前沿的步军,宋军的炮击逐渐减弱,战场上的状况才慢慢的重新呈现在赵昺的望远镜的镜头里。只见十几家壕车在士兵们的推行下迅速接近城壕,被推进壕中,随着收紧的绳索被砍断,折叠的桥板放下,搭在对岸,一条简易的渡桥便架设成功。

而随着宋军炮火的减弱,敌军重新上城,修整毁坏的城防,搬运物资。城下在炮火中幸存的敌军利用残破的羊马墙做掩护,向架桥的宋军放箭,企图阻止他们过壕。宋军则以速射炮进行压制,用火枪和他们隔壕对射,掩护架桥。

城前的这片几十步宽的空地上一时间成为了修罗场,要将攻城器械送到城下就必须要消灭羊马墙后的敌军。武器上的差距,使得守卫羊马墙的敌军难有招架之力,但他们依然死战不退,还发起了数次反冲击,欲摧毁宋军的壕车,但每每不待他们冲到近前,便死伤殆尽。

但是元军似乎打不绝杀不尽,反击的兵力不见减少,还有越来越多之势,他们通过城墙开凿的暗门不断增兵,前仆后继的向过壕的宋军展开冲击。而宋军则以手榴弹和火枪反击,甚至在有些地段双方展开了白刃战。

宋军后续部队不断过壕,而敌军的伤亡越来越多,难以阻止宋军经过的脚步,城下阵地终于易手。而随着壕桥架设完毕,也便拉开了攻城的序幕,进入战斗最关键的时候,而当务之急就是攻破城门,或是砸破高大厚实的城墙。只要城墙倒塌,或出现一个缺口,攻方大军就可以一拥而入。守方无险可守,战败是迟早的事。

攻破城墙在过去同样需要重型武器,大致上可分为近距离直接破坏型,与远距离抛掷型。攻城武器主要以木头打造,佐以基础的杠杆原理,将石头等重物抛出。随着宋军火器的发展,攻城武器也演进为以火炮为主。

近距离直接破坏型器械,以攻城锥为代表。攻城锥是用来撞击城门、城墙,以破坏敌城,从而达到攻城胜利的钝器。通常由一根巨大的桩固定在四轮车上,以巨大的惯性通过桩头冲击城墙或城门。在突破第一层城门之后,士兵会一拥而上攻击并摧毁脆弱的第二层城门。

在这个时代,抛石机是最为有效的远程攻城利器,但是效率偏低需要先在城池的四周架上投石机,昼夜不停地抛射燃烧物、轰击城墙,同时攻城车上的大锤不断撞击城门,直至将其撞开,或是砸毁。

攻方要想登上城头,就需要在城墙上建立起一个稳固的前进阵地。在很多文学描写和影视剧中,攻城都是采用把梯子搭在城墙上爬上去的方式。其实,攻打一些小城池,用梯子还可以,但打一些稍微大的城池,显然是不行的。

因为梯子的承重力有限,长度也有限,况且,守军只需要用两根杆子抵着梯子一推,就能把梯子掀翻了。所以用搭梯子来登上城楼,是不靠谱的。古代攻城常用的梯子其实是云梯,底部装有车轮,可以移动,而且梯身可以上下仰俯活动,依靠人力扛抬来倚架在城墙上。

唐朝时的云梯梯身主体采用了固定式,缩短了架梯时间。攻城时将梯身停靠城墙下,并增加活动式“上城梯”,便可攻城,谓之“飞云梯”,底部“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从而减少了架梯的危险,免遭受敌军破坏。

宋朝时的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变化,云梯采用了折叠式的梯身,梯底增添了防护设施,更降低了梯身在攻城时的危险,增加了云梯的稳定性。但云梯因为笨重问题而被渐渐废弃,出现了冲车,高度可达十几米,可与城墙相平或者高出城墙,底部装有蒙皮,可以抵挡弓弩的射击,上面安装天桥,可以直接搭在对方城墙上,使攻方士兵轻易能冲入对方队伍中。

城前的敌军被击溃,向两侧逃去,宋军也随之建立防线,阵中推出数辆冲车顺着开辟出的通路越过壕桥直逼城门。而此时再度生变,突然间城内无数飞石越过城墙砸向城前的攻城队伍。

“抛石机!”赵昺见状皱皱眉,这有些出乎意料。

守方一般会将抛石机布置在城垣之上,用以远程杀伤攻城的敌军,其除了抛掷石块外,还可以抛掷圆木、金属等其他重物,或用绳、棉线等蘸上油料裹在石头上,点燃后抛向敌营,烧杀敌人,在火炮出现之前算是最具威力的远程武器。

“陛下,城中看来有擅于用兵之人,居然想到将抛石机藏在城内,还骗过了探子的眼睛!”在旁的徐无难道,“战前探子曾在靠近城墙的环道旁看到筑起了不少土台,以大木搭起的高台,觉得奇怪,曾问过城中百姓,说是衙门用于新年祭神和观礼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