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欧阳飞与朝阳集团(2 / 2)

yy之王(原名龙) 撒冷 4747 字 2019-10-26

“没错听起来很像是天方夜谭但是这就是事实。”陈威廉说着将资料摊在了吴世道面前“之所以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朝阳集团的经营模式的问题。”

“世道你看。”陈威廉把文件放到欧阳飞面前“朝阳集团的主业是连锁零售但是它这个主业所赚的利润还不足它每年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个企业的主业所创造的利润创造的利润低于总利润的百分之三还被称为主业呢?这就要从头说起了。”

“欧阳飞的父亲欧阳先河现在也只是个司长还是去年才扶正。所以可以说欧阳飞的朝阳集团虽然有仰仗他父亲人脉的关系的因素但是真正展起来还是靠欧阳飞自己。”

“五年前欧阳飞刚刚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成为了北京市一个普通的公务人员。上班上了不到十天他就毅然辞职。靠着父亲的关系借到了八十万。他用这八十万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市。

自打这家市一开张欧阳飞的思路就很清晰那就是不求赚钱但求做大。不是一般地做大而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地膨胀和扩大规模。

于是那欧阳飞的市从一开始就采用最大限度的压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顾客扩大销售额。但是一个企业的成本毕竟是有底线的你不可能将你的成本压到没有。所以价格压缩到最后就要靠压缩利润。当时的欧阳飞拼得很凶把毛利压到了百分之十以下。

这在一向高利润的零售行业里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欧阳飞的市规模飞成长。

三年内欧阳飞的朝阳连锁市迅从北京扩展到天津石家庄进而进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各大城市一时间成为了零售界赫赫有名的新星。

这个时候的朝阳集团每个月的销售额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个亿集团的净资产达到十亿但是这时候朝阳集团平均月盈利只有可怜的一百一十万。

就在同行都看不懂欧阳飞到底在干什么的时候欧阳飞开始进军北京房地产业独力在北京望京新区开了一个市值七十多个亿的大型楼盘第二年也就是去年欧阳从中获利二十多亿。”

一旁听着的肖天不解地问道:“一个净资产只有十亿的企业怎么去开一个价值七十多亿的大型楼盘?”

但是吴世道听到这里却是完全明白了“我知道了这里是一个经营模式的问题。朝阳集团的主业连锁零售市已经不再是朝阳集团的利润来源而成为了朝阳集团的现金流的源头。

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一个大型的零售集团展到后来一般都不再是零售集团集团主动去采购而是对厂商进入准入审批。也就是说当一家店做大了之后就不再是它去跟厂商要货卖而是厂商把货送过来给它卖。

在这种情况下零售集团是几乎不可能采取先付款的一般都是厂商铺货到市内等到货品卖出去之后零售集团才跟厂商付钱卖不出去的产品就原封不同地退还给厂家。而像朝阳集团一个这么大型的零售集团是不可能天天去跟厂家结帐的。

一般来说都是季结半年结与年结。这样一来朝阳集团手里就可以集结一大批现金了。”

看着肖天依然有点迷惘的眼神吴世道知道他还没有完全明白过来他于是说道“举个例子有一个做罐头的厂商铺价值五百万的罐头在朝阳集团的各大市里。朝阳集团第一天卖了一万那么这一万块就存在朝阳集团的账上。如果是季结那么这一万块就要等到三个月后才会结给厂家如果是半年结那么就要等到半年后这一万块才回到厂家手里年给就要等一年。这就意味着这一万块在这三个月里半年里一年里都是朝阳集团的流动资金了。

如此累计各大厂商在事实上都不得不把他们的一部分货款做为无息贷款放在朝阳集团的账上聚沙成塔数十万笔这样的现金流汇聚在一起就很容易形成净资产只有十亿的朝阳集团却拥有四十亿甚至五十亿的现金流的现象。

在聚集这样巨大的现金流之后欧阳飞即使是只把这笔投资放在银行也可以大大的收一笔利息。何况是他拿去投资可以谋取暴利的地产业呢?

反过来欧阳飞用这股现金流投资在地产及其他行业上赚的钱又可以支持他继续扩大经营规模压低价格打倒对手。而扩大规模后的朝阳集团不但可以更有资格跟上游供销商叫板把上游供销商的价格打压到最低更加有利于他们与其他市的竞争同时又必将带来更大的现金流支持他去更大力度的投资地产及其他行业用于牟利。

也就是说朝阳集团的生存是建立在连锁零售市的基础上但是它的盈利点却不是在连锁零售而在地产及其他行业。我想这就是朝阳集团五年时间资产扩展一万五千倍的秘密。”

肖天听了吴世道说了一大通终于明白过来“这下我明白了按照这种经营模式朝阳集团的连锁市不要说薄利即使是无利只要保持不亏本它也可以继续膨胀扩展下去。因为欧阳飞根本就不指望连锁市赚钱而是指望他给自己提供大量的现金流。”

陈威廉佩服地看了吴世道一眼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寥寥数语吴世道就能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像个明明白白真是不简单啊!

“看来我跟他还真的有点差距呢。”陈威廉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