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前哨(2 / 2)

问宋 寻香帅 4355 字 2019-11-02

“你说吧。要我做什么?”

朱贲的大巴掌在箱笼上拍了几巴掌,粗声粗气骂骂咧咧的道:“其实不瞒你,至从金狗来了以后咱们已经有三五个月没有出货了,这些货还是以前屯下的。直娘贼的再不出货,俺们这些兄弟都得挨饿。没办法啊,狗娘养的响马路上要打劫,混天杀的金贼齐狗下手更狠,剿得太严了。现在响马那边俺已经打通了关节了,有小路过去直到边境问题也不大。唯一的难处,就是黄河渡头那边……仍是没办法。”

聂云点点头。兰泉县东关堡往北一两里,就是黄河。过了黄河,就是西夏国境地。伪齐官府在黄河渡头设了多处岗哨,戍防西夏并严防偷渡严查行马。

“直接说吧,想让我做什么?”聂云说道。

朱贲猛然一下转过身来,铜铃一般的大眼睛赫赫的瞪着聂云:“我们这趟货能不能出手,就全看你的了。东关堡在黄河渡口那里每隔十里地就设个岗哨烽火台,足有七八处。其中有一处渡头名叫坡头渡,有百余名伪军在把守。那个管事儿的伪军都头,就是你三哥这步军都头以前的属下,副都头薛老二。”

“薛老二?”聂云全无印象。但既然朱贲这么说,这个人应该就是自己以前的副手属下了。

他不禁心忖,这也就难怪朱贲会如此热情的拉我入伙了,原来是这样……

“对,就是他。”朱贲闷闷的哼了一声,又重重的啐了一口,“你是条好汉子,宁肯战死在沙场也不投降金贼齐狗。这个薛老二没啥骨气便跟着东关堡的官将们降了伪齐,原本俺们也是瞧不起他。但俺曾听说,你曾经在战场上救过他的性命,他对你就像对亲哥一样的贡奉。因此才动了这个心思,看能不能在他那里走通个关节。只要这个关节一走通,咱们就真的畅通无阻财源滚滚了。”

聂云想了一想,虽说这个行当并不是自己所欢喜的,但眼下全无生计坐吃山空,整天靠着吃朱贲的救济过日子欠下无数人情,不是个事。于是他果断的点头:“行,我去试试。你派个精细的人与我同往。事情如能办成,就当是我入伙的见面礼。”

“中!”

当晚,聂云就和一名诨名叫“猴子”的瘦高个儿青年,跟母亲交待了一声趁着星夜上了路。众人都说聂云虽是长得高大结实,但颇有几分斯文儒雅风度,为了方便行事便让他化装作了一名书生,猴子则伴成了跟班的书僮小厮。

穿上黑白的书生长衫戴上黑纱襆头,腰上挂起廉价的玉碟儿,手上再拿一把曾经流行于东京汴梁的叠扇儿(也就是现在的折扇),聂云还真有点满腹风骚的风流书生味道。有宋一代,知识份子读书人总是显得有档次一点,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地方,书生仕子肯定比流民闲汉少惹些麻烦多占些方便。据说,时到今日就连嗜杀的女真人在霸占中原后好像也受到了一些大宋风气的感染,他们不太随意苛难仕子文人,却对流民军户非常不待见。

聂云再生为人,根本连路都不认得。一路上全是猴子引路,二人辛苦的走了大半夜的山间小路,绕了好大一个弯子避开东关堡军镇,好不容易在天亮的时候赶到了黄河边。

“三哥,到了。那边就是坡头渡。”猴子指着前方一处飘着旗帜的渡头,如此说。

聂云微拧眉头细下打量,折扇在手中慢慢的掂量。

那一处渡头倒是简陋,一片木排旁边系了些大小的船舶,黄河之水滔滔而过,河风吹鼓着‘齐’字大旗在飞扬。渡头的旁边有一处不大的军砦,四五个军帐罗列在砦里。天刚微亮,几名伪齐军士靠在砦门边的火堆打着盹儿。防备并不森严军纪也很松散的样子。

聂云深吸了一口气将扇子在手上一拍:“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