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2 / 2)

振南明 一袖乾坤 3107 字 2019-11-16

这时候是刘芳亮站了出来,率领所部殿后,让顺军主力得以保全。

最难能可贵的是刘芳亮且战且退,主力并没有多少折损,足见其沉着冷静。

“陛下,不论如何臣妾都会跟着陛下的。”

不知为何高桂英突然冒出这句话,整个身子靠在李自成宽阔的胸膛上。

李自成心中一暖。当年潼关之战前,高桂英就是像这样安慰自己,表示不论如何誓死追随。

后来潼关之战闯军大败给官军,他也和老营走散,高桂英等亲眷不知所踪,洪承畴、孙传庭派人四处搜山,想要捉到李自成献俘虏北京。李自成身边一度只剩下十八骑,不得不蛰伏商洛山中。

但他一直不信高桂英就这么死了,一面在商洛经营发展,一面派人四处打听高桂英等人的下落,最终二人终于团聚。

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他与高桂英之间的情感绝非常人能够想象。

那是真真切切的患难之情,相濡以沫,同舟共济。

“桂英你放心,额保证赶跑鞑子,叫咱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自成替高桂英拢了拢鬓角的发丝,眼神变得坚毅无比。

......

......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文安之掀开车帘,看到的是南京城巍峨的城墙。

南都,他终于到了南都!

一路辗转他这副老骨头差点散架。好在最终到了,这便值得了。

自打崇祯年间以国子监祭酒职致仕,文安之便返回了夷陵老家。

这一待便是十年。十年间烈皇没有征召过他,文安之也以为这辈子再也没有起复的希望,索性寄情于山水之间,聊以自娱。

不曾想甲申国变,闯逆攻破京师,天子自缢殉国,天下形势大变。

就当文安之为烈皇恸哭之时,东虏入关,赶跑了李自成进驻北京。

天下人都以为东虏只不过是吴三桂请来的援兵,赶走李自成就会主动退出关去。

谁曾想东虏却死皮赖脸的留在神京,任命官员,招降畿辅。

东虏是想图谋神州啊!

文安之和天下人一样对此感到愤慨。他一度想要在家乡夷陵组织乡兵勤王。便在这时有一名壮士找到了他。

这名壮士叫周道宁,身上带有当今天子的圣旨。

文安之当即跪倒在地冲南京方向三叩九拜,恭敬接旨。

得知圣天子要起复他为礼部左侍郎时,文安之嚎啕大哭。

十年了,十年过去了朝廷终于想起他了。

他并没有一丝一毫怨恨烈皇的意思,只盼着能够早日来到南京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