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一生产力(1 / 2)

 火炮的初步成功,能够为火枪的研制提供更多的思路。

毕竟火炮在大规模的作战中,尤其是射程和威力都有很大局限性的实心炮弹,只能起到一定的远程火力打击任务,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单兵武器的性能。

五十一区与工部在杨浩的命令之下,加紧研究火炮小型化。

而杨浩在其中也为这些人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他所能做的只是如此,毕竟他并没有真正的见过火绳枪长什么样,只能通过记忆中有限的资料为这些工匠提供一个比较正确的方向,让武器的研发少走一些弯路。

研究武器对于工业的推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钢铁的锻造技术,在这期间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相比于铁的产量,齐国的出产的铜并不多,为了节省成本,火枪的制作材料,只能优先采用钢铁来锻造。

使用钢铁有利有弊,钢铁相对于铜而言,分量上无疑会轻上许多,但是在延展性上就不如同,这就要求工匠的锻造技术十分的高超。

枪管的制作不同于炮管,炮管只需采用泥模具铸造的方式就可以,剩下的就是将其打磨光滑确保跑堂之内没有坑坑洼洼的地方。

而枪管目前齐国工匠采用的是锻打技术,就是用烧红的厚铁片在铁棒上不停的锤打,但是以齐国铁匠目前的技术,并不足以完成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

杨浩知道,后世的枪管都是采用钻头钻出来的,在培养优秀的枪管铸造工人的同时,他也让工部研究这种钻管技术。

毕竟钻管技术只要一实现,就可以进行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这大大的减少了火枪制作的成本。

若是采用锻打技术,别说装备全军,就是装备一千人那所需要的军费,将会是个天文数字。

以目前齐国朝廷的财力,还不足进行如此奢侈的事情。

但是在流水线生产模式出现之前,最起码要生产出一百支左右的火枪出来。

这些火枪将作为训练枪使用,为将来军队的换装储备一些优秀的教官出来。

毕竟并非所有人都能无师自通,即便是火枪的使用方法再怎么简单,也得有人教才行。

培养一批能投入实战的火枪手,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而齐国军队在这一点上,相比于后世的封建军队而言,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齐军从建军的那天起,所采用的训练方式,就极其的接近近代军队的训练模式。

只要掌握的火枪的战术,杨浩觉得,齐军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火器时代,并不是一件难事。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工部能否将火器制造的成本降低。

否则这一切美好的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罢了。

杨浩用了几天的时间,和户部的官员一起,统计了以下齐国的财政。

统计的结果的还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从洪武十三年时候开始,齐国就加大了基础设施的见识,花费了不少的经费。

但是这两年朝廷的收入也是十分客观的,并没有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

觉得财大气粗的杨浩,大笔一挥,向各个科研机构拨了将近十万贯的铜钱,督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