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跟喷子刚到底(2 / 2)

李子尧在电话那边的脸立即垮了:“啊?”

“要不你借辆车去?”杜清和乐了,反正他不包路费,也不打算大力发展什么乡村旅游。在杜清和看来,所谓的乡村旅游,要是没有大量资金投入,根本做不成精品。要是做不成精品,还不如不做。骗几个游客来,坏了自己的名声,以后就门可罗雀了。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前段时间看似很火的乡村旅游,现在几乎都没人提起了。

为什么?

自己搞砸了呗。

唯独一些依附出名旅游景点的民宿,还能搞得如火如荼,这就是差别。

不是说你有个村子,随便弄一下乡村旅游,就能躺着赚钱的。要是这么简单,中国那么多农村,岂不是一个个都要发得跟猪头丙一样了?偏偏,这样一拍大腿就一个主意的大有人在,花了钱弄什么乡村旅游,结果招揽了一些游客之后,就没有下文了。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说到底,旅游不是那么简单的。

人家花钱来你活腻的地方来旅游,不是来受罪的,是想体验一下不同的风景,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样你都提供不了,就不要怪游客用脚投票。

杜清和很早就看清楚这一点了,所以他历来不宣传什么乡村旅游,也不想搞什么农业生态园采摘活动,他还怕游客进去把自己的农业园糟蹋了。毕竟游客素质参差不齐,保不齐就有这种低素质的人。

当然了,自己找来的游客,杜清和也不会拒之门外。

这是给村民一个收入的补充,也是发展惠及当地村民的一个体现,杜清和不会去做这个恶人的。

李子尧想了想,苦笑着说道:“我还是打个的士过去吧。”

潘州到高州有的士,也不贵,十几块钱到二十块钱。不过有个规矩,需要等齐四位乘客才走。有时候,司机还会给别人捎带一点东西。这样下来,一趟车能赚个八十到一百的。除开车油钱,也有个五六十赚。一天跑四趟,也有两百了。不过,随着公交车的普及,滴滴的兴起,坐的士的人不多了。有时候,新生事物对旧事物的打击是很大的。很多的士司机都不想做的士了,自己开了滴滴载人,赚的更多一些。

杜清和笑道:“行,你来我就管饭。”

反正老家有厨具,洗洗就行了。

李子尧闻言声音都大了不少:“真的?能吃能带走吗?”

杜清和笑道:“只要你带得走。不过嘛,还是要讲钱的。”

“杜哥,不要了吧,我们这么熟。”李子尧立即垮了。

杜清和无奈地说道:“亲兄弟都明算账的,最多给你打个折,骨折怎么样?”

李子尧毫不怀疑杜清和有这个能力,因为他知道杜清和是个奇人,打是打不过了,只能屈服这样子:“算了,按照正常价格就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