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中风了(2 / 2)

只是看到梁大安这样,他突然又于心不忍。

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杜清和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出手。

梁大安的母亲得的是中风。

这是老年人很常见的疾病,甚至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经常有新闻说,某某学生通宵玩游戏,突然中风。某某学生在网吧过了几天几夜,中风。甚至职场人士,因为熬夜工作,中风……

中风,看似不会要了命,实际上你看到的只是病人救得及时,才能勉强下床而已。

要是迟了一点,比如梁大安的母亲,就是很严重了,一直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要是请人来理,又没有护工愿意到农村来。放到医院吧,梁大安又负担不起。两难的境地下,梁大安只能回来照顾老母亲了。

杜清和用“医药”神通看出来了,这是脑实质出血导致的中风,也叫脑卒中。

要想根治,很难。

但是杜清和有惊人的针灸术,这说不定能行,但几率也不高。

事实上,治疗中风,中药反而比西药更加有效。很多崇洋媚外的人,根本不肯承认这一条。

“老板,这中风,你也有偏方?”梁大安其实一直喂的是中药,要不然以他的身家,也负担不起啊。可问题是,他很多中药都试过了,都不怎么行。

杜清和笑道:“不能说是偏方,是我爷爷传下来的。”

杜清和的爷爷在村里是一个传奇人物,梁大安稍稍有点心安了。

很快,杜清和就讨要来纸和笔,写下了一张很简单的药方。

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这一下,梁大安傻眼了。

“这……能行?”

杜清和把笔套盖上,笑着反问道:“为什么不行,你试过了吗?”虽然西医上说中风,又或者是脑实质出血,但是在中医里,却能分更加多种。因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能把身体和脑袋分开来看的。在杜清和的“医药”神通里,梁大安的母亲这中风,其实是肝风挟痰型的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要是把脉,还能把出弦或滑的脉象来。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