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如此科研(2 / 2)

听了李维的话,林正弘也想了很多,但他没有说话。

林正弘是不知道说什么,他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总,每天要跟钢筋水泥打交道的,不知道有什么好创新的。当然了,建筑公司不是不进步,别说几十年前,就算是十年前的建筑模式和现在的建筑模式,都是有区别的。

杜清和苦笑着说道:“只能说,我们还是要奋起直追。”

李维幽幽地说道:“我是没机会再追了,离开化工行业一年,科研的方向都要调整。我已经跟不上了,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是最可悲的事。而更加可悲的是,华大公司的股票,一直在跌。”

“人家又不傻,你的利润不断降低,不抛你抛谁?”

林正弘直言不讳,说实在的,他对华大公司也有所不满。其实结怨的事情很简单,华大公司店大欺客,人家工程完了就要结账的,可华大公司傲慢呐,说是要走流程。这一个流程走下来,就是差不多三个月。资金链差点断掉的林正弘,那时候正值事业的起步阶段。你说,害得自己差点破产的公司,林正弘能有好话才怪。

杜清和倒是没有那么偏激,很多公司趋于保守,是因为经济的不景气。

不是中国经济不景气,而是外国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他们不敢迈开步子往前走。当然了,中国境内日益增强的竞争压力也是原因,很多公司都是想着留下充足的资金,有新风向的时候能快速调转方向。

这些只不过是企业基于生存的考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不能说谁就对了,谁就错了。

但是,不投入研发的企业,不注重研发的企业,必定会越做越差,到最后肯定是一败涂地,丢盔弃甲的。历史证明了,创新才是硬道理。好比以前如日中天的IBM。摩托罗拉、诺基亚,被时代的浪潮盖过来,就彻底翻不过身了。

哪怕是微软,误判了形势之后,也是举步维艰。

可见,创新真的是硬道理,不要以为自己以前的技术就是护城河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没有什么技术是护城河。今天的新技术,说不定明天就已经落后了。

李维也是叹了口气,老东家今天这个局面,他也是很心痛,毕竟是奋斗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还倾注了他那么多心血。“这些下去,估计再过两年,股票连两块钱都不值了,到最后成了垃圾股,也就只能退市了。”

说到这,李维也很落寞。

茶桌上也出现了沉默,但很快,李维就恢复过来了:“林老板,你今天约我出来,是有什么事吗?”其实,李维心中是隐隐期待的,希望林正弘给个管理岗位给他做一下,让他能积累资金东山再起。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