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看得见的(2 / 2)

郭老叹了口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潘州的有关部门也好,领导者也罢,也是想发展工业的。只是现在做实业门槛这么高,而且正府收益也不大,他们又要追求政绩,卖地保政绩,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老者叹息道:“股神巴菲特有句话,我觉得好:退潮了,才知道谁在果泳。潘州再这样下去,我看那,是陷入了发展两难境地了。”确实,有学之士都看出了潘州的困境,想发展工业,失去了先手优势;想发展旅游业,但是又做不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想发展农业吧,倒是优势大。可惜一个农业大市,连一个知名的农业品牌都没有,这是发展的态度吗?

不过是得过且过,准备年复一年重复劳动罢了,根本没想着怎么往前发展。

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残酷的。

好比一些资源型城市,在挖空了资源之后,就陷入了发展停滞,人口逆向流出,最后城市萧条,发展倒退。潘州呢,虽然目前看似在发展,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潘州再不思进取,那么距离这一步似乎也不远了。

好比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到现在这一步,其中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体质病,什么都想着体质内的事,想着吃大锅饭。潘州其实也差不多是这样,失去了创新的动力,那么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的。郭老扁着嘴,不想承认。但是他又不能否认,老者说的话是正确的,是有明确指导批评的。

这时候,一个年约五十的妇女说道:“好了,一人少说一句。你们又决定不了国家大事,说这么些也没用。你啊,要是觉得潘州不好,你就投资它啊,把它变好不就行了?”

老者摇了摇头:“我是商人,投资是很谨慎的。没有利益的事,我是绝不会投资。要是因为人,投资了一个让自己后悔的项目,那么很可能拖垮一个企业。铆足全力,尚且不能让企业传承好几代人,这要是战略失误,企业的寿命,岂不是更短了?”

这话有点利己主义,但是你仔细听,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一座城市,当没有政策红利,人口红利,甚至没有了公平营商环境,这种城市,值得投资吗?这不是一个投资,一个亏本吗!

商人是逐利的,没有人愿意亏本。

高铁很快,两个半小时,就从花都到了潘州。

“咦,潘州下了本钱了啊,这高铁站修得……还算可以。”

老者觉得这高铁站也还算磅礴大气,到底是觉得潘州还是愿意做点事的。但是,听说潘州在搞什么创文创卫,老者嘴角就露出了不屑的笑意。在老者看来,创文创卫,都是领导为了政绩而拍脑袋想出的馊主意,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先把营商环境给整顿好,不要求你给红利,你起码要公平吧?

工厂多了,税收高了,市民收入鼓了,还不懂文明,讲卫生?两千多年前的管仲都说过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你一个市民月收入只在两千多的时候,你是根本没空去管什么文明,什么卫生的。因为,每个人都要为生计奔波!

但是,当你月收入超过了五千,勉强有闲钱了,你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好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现在的领导反而不明白,实在是太古怪了。当然了,创文创卫是看得见的政绩,相比较来说,引进投资太难了,可能也是一个方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