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中医的真实情况(2 / 2)

毕竟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很多,其中也包括医疗援助和中医的输出。所以在非洲很多国家,都有不少黑人中医。这其实也有大功德的,因为非洲之前的医疗状况太差太差了,稍微一点病,都能夺走一条人命。中医的价值,就是用朴实的中药,治愈了一般疾病,保证了非洲百姓的医疗底线。

可以看到,中医能在世界扎根,还是脱离不了“低价”的事实。

但这也是中医的神奇之处,用一般的草药,就能治病了。

张青也是知道其中道理的,所以他就想着,是不是有什么验方,可以治疗他的妻子,最起码能控制住病。张青的思路很奇特,杜清和既然能在厨艺上有独到之处,那么在医术上,肯定也有独到之处。

回到酒店的张青,跟自己的妻子说了这事。

“你是觉得,那个小伙子有过人的医术?”

张青苦笑着说道:“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你要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我在那餐厅里,查看了一下他的养生茶成分,里面都是草药。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组合起来,我猜测到的疗效,就是增强免疫力。不可思议吧?我也是略懂医术的,但是却不敢说,弄出一个药方,可以适用大部分人,他就做到了。”

事实上,杜清和要不是有神通,有灵气做底气,他也不敢这么做的。

一人一方,这是中药的精髓所在。

至于经典药方,那确实是适用大部分人,可也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万一有人天天来喝这养生茶呢?所以说,杜清和也是有倚仗才敢这么做的。

“我是觉得今天的口没那么闷了。”

张青的妻子叫做陈淑芬,“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安慰。”

陈淑芬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也看过外国的医学报告,知道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出于“心理安慰”的。这种“心理安慰”很神奇,很多疾病通过这“心理安慰”,就不药而愈了。至于中药什么的,都是催化剂罢了。

“淑芬,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这样,我们在潘州多逗留几天,看看他肯不肯给你医治。”

张青把杨国伟给杜清和盖道观的事一说,陈淑芬也有点惊讶。

“看不出,那个小伙子真的是有本事之人?”

“是啊,若非在某些方面有大能,岂会被杨国伟看得上?我听说,杨国伟的孙子曾经得过重疾,寻遍名医救治不了。后来突然痊愈了,说不定就是这个姓杜的小伙子治好的。”张青的能量极大,一下就让人查出了不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