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被揭底了(2 / 2)

“龙虎山种的?什么意思?”郭老有点不明白。

张青却笑道:“龙虎山上,不管是板栗也好,还是当地农家养的土鸡也罢,甚至是泸溪河里的鱼,在其他地方都是吃不到的。这个味道,就是龙虎山独一无二的标志。再一个,要是你经常吃龙虎山的饭菜,呼吸龙虎山的空气,那么你长命百岁,就有很大概率了。”

郭老好像明白了:“你是说,这地方跟龙虎山一样?”

“不,不一样。”张青也迷惑了,“但到底哪里不一样,我就不太清楚了。这么说吧,这里的有机蔬菜能有种种神奇功效,跟这土地有很大的关系。”

郭老也傻眼了:“跟土地有关?不是跟种子,跟其他什么有关吗?”

张青很笃定:“你见这村里其他人种的菜,有这个味道吗?”

仔细对比了一番刚刚吃过的蔬菜,郭老还不得不承认:“你还别说,真的有点不一样。”

“这就对了。”张青其实也不想揭开杜清和的老底,这也是因为潘州没多少有传承的道士有关,要不是张青眼光独到,懂得又多,本的本事也不赖,这还真的看不出来。这也是杜清和太低调的缘故,要是真的高调,杜清和就该早扬名了。

可人算不如天算,杜清和想着稳扎稳打的,这没到一年的,把张青给招惹来了。这也是杜清和没想到的,他还想玩“吃瓜群众”那一呢。谁知道,这本事就像黑暗中的萤火虫,老是会被人逮住的。这年头萤火虫是真的少了,不仅是萤火虫,很多虫子也少了。随着农药之类的滥用,能在田野中找到一只虫子,都是中百毒的。

萤火虫看似美丽,其实这玩意对环境要求特别高。萤火虫就喜欢植物茂密、空气清新和河水干净的地方,可现在的农村,到处都是农药污染,这萤火虫哪里生存得下去?也就深山老林里,可能还残留着一些。

不管怎么说,杜清和还是小觑了天底下的能人。

或者这么说吧,杜清和得了古籍神通,只要他想着修全了上面的“天罡三十六法”和“地煞七十二术”,他就得抛头露面,就得扬名立万。不然的话,偷偷摸摸的,也不符合道教真义。

张青能看出来,那么还有一些道法高深的有道之士也能看出来。甚至,一些真正具大佛法的和尚,也能看出来。其实说实在的,中国的和尚跟别处的和尚是两码事。中国的和尚,其实跟道士是非常接近的。或者直说了吧,儒释道本就一家。在传统文化里,佛教和道教互相影响的例子多了去。但是,由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再加上道士不善于做生意,不会营销自己。或者说,道教的根子太深了,道士的形象又清高,这才让和尚在现在占据了主流。

看看人家少林寺,都差点没冲出世界。

可和少林寺齐名的武当山呢?

还是守着一亩三分地。当然了,名山大川的,武当山嘛,也不愁钱财。只是一些小道观就惨了,要不是有财政拨款,差点没断炊。看看潘州就知道了,堂堂潘仙飞升之地

,而供奉潘仙的潘仙观,就没什么香火。而什么灵慧寺、南山寺等等一些和尚庙,却香火旺盛,跟冼太庙差不多了。你说说看,道教是不是要主动一些做一下营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