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只能共苦,不能同甘(2 / 2)

萧承把片子看了好久,在脑海中又对比了一下之前陈淑芬的症状,然后苦笑道:“这是那个年轻人开的方子?”

张青连忙把保存好的方子递过去:“他就随手开了一剂药,也没号脉什么的……”

萧承接过方子一看,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乱弹琴嘛……额,真的是喝了这药?”

张青苦笑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剂量也不大,就自作主张让淑芬喝了一剂,没想到效果这么好。我问要不要继续煎第二遍药,他说不用了。”

萧承知道,张青也是有中医根基的,他们也进行过很深入的探讨,可这张药方在萧承看起来,就是自相矛盾的,怎么可能对症呢?但是结果在眼前,萧承也不得不承认了。“我再号一下脉……”

不由分说的,萧承拿出自己的药箱。

在现在,已经很少人有这种复古的药箱了,萧承这个还是继承他师父的。药箱里面,有一块小枕头,是专门用来号脉的。陈淑芬也觉得,看看医生没什么。毕竟萧承不远千里到的金陵市,怎么都是人啊!

萧承用切脉手法,仔细诊断陈淑芬的病。

在没有x光机的年代,诊脉就是中医的x光机。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所以,有经验的中医一把脉,就知道你的体大致哪部分出问题了。

萧承把脉良久,陈淑芬的两只手都号完了,萧承才怔怔地思考了好久。

“怎么样,萧大师?”

张青看到萧承这样,觉得有点害怕了,说话的声音都颤抖的。

“不应该啊……?”萧承苦笑道,“我想不明白,为什么?”

虽然萧承的话前后不搭,但是张青听明白了:“那小子,也是修道之人。”

“嗯?”

萧承突然目光锐利了起来:“十道九医,他的医术传承是?”

“看模样是家传。”这也是张青被刻意误导的结果。

“看来,是中医到了粤省,分支了。”萧承也知道,中医和中医,其实也是有差别的。中医博大精深,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精通了的,都是活到老学到老,要不萧承也不会千里迢迢到金陵市一探究竟了。

张青认同萧承这个说法,他也想过,可能这是一张验方,只不过不为人知罢了。

中医和传统武术一样,很多师父教导的时候,都会留一手。毕竟都不是亲生的,只是徒弟。要是亲生儿子,那就倾囊相授了。

久而久之,中医也有很多验方是失传了的。唯独经典医书上面的方子,是流传下来的。当然了,方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治病思路。每一个病人的病都不一样,酌添减草药,这是每一个中医都需要会的。

可问题是,治病思路不对,那怎么用药都是不对的。而萧承从这张药方上,根本看不出开方之人的治病思路,就好像大杂烩,一窝端的感觉。要不然,萧承也不会说是乱弹琴了。

“我一定要见一见开方的人!”萧承斩钉截铁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