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别人的心烦(2 / 2)

“有没有自己知道啊……不过我听说,吃点中药调理调理也是好的。”朱伟成无奈地说道。在潘州,很多人都相信中医的。无他,因为中医便宜啊。像流感什么的,没大问题的话,一般会选择去看中医。当然了,现在的门诊很多都是中西结合了,退烧一般都用退烧药,甚至会打点滴。至于中药,那是培本固元、断除病根用的。不过也奇怪,这样的组合,很多医院都棘手的流感,就这么治好了。

还有一些人,感觉肠胃不舒服,去中医那里开了几剂药,坚持调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好受不少。

当然,有人说这是心理作用。中医的疗效根本没有被验证过。

可中医在治疗一些慢性病上,确实有独到的优势,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老祖宗传下来的本事,确实神妙。

现在的医学,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经验科学,虽然有脉络可寻,但也脱离不了经验科学的范畴。而中医也是经验科学,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看不起中医呢?事实上,中医的传承很困难,培养出一个好的中医,非得有五载到十载的时间才行。这还是在这个中医能考上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的。

事实上,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国家资源。国家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而再多的医生,面对病人都是稀缺的。

周建文显然也觉得自己有点毛病了,但又不想去大医院检查。毕竟嘛,很多人都是这个心理的,觉得自己还年轻,除了一些小症状之外,没有什么病痛啊?为什么要去大医院折腾一番,说不定还找不到什么病因。所以,这个时候就会选择去看中医了。

确实,中医在诊断上面,会有误差。

因为毕竟是经验科学,诊脉什么的,全看个人本事。但是,只要你把自己的症状说得出来,越详细越好的情况下,中医还是能对症下药的。只要你不讳疾忌医,大抵上都能调理好。至于重症,说实话的,全国都没几个中医敢拍胸脯说,自己能看重病,大病,还包好那种。所以,误诊也是难免了。

周建文叹了口气:“行,明天去看看吧。”

很快,滴滴叫的车来了。这时候,杜清和还没结完账。

朱伟成等不及了:“阿和,那个钱你算好,大家说好AA的,群上说一声,我们给回你!”

“不用了,你们回去吧。这顿,我请!”

也就两百多块的东西,杜清和觉得他们不是出不起,但也不想让他们加重一些负担。

等朱伟成和牛宏盛坐着滴滴走了,周建文等到杜清和上完厕所出来,把抽了一大半的烟掐了,留在烟灰缸里。杜清和看了,叹了口气:“怎么抽起烟来了?这东西不好,趁没抽多久,戒了吧。”“也就偶尔抽一根两根的。有时候啊,觉得这烟确实是好东西,起码在你心烦的时候,可以抽一根定定神。”周建文叹了口气,“做了设计狗之后,这烟……觉得是断不了的。”

杜清和拍了拍他的肩膀:“听我说,你要是想英年早逝,就抽吧。要是不想作死,想在退休后领个二十多年退休金,你就老老实实戒烟。”

“我都知道,但……你不懂。”周建文叹了口气,下意识想去摸烟。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