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六章:三生三沸(2 / 2)

但杜清和知道,这针灸不过是刺激人体穴道经络,让人体的潜力释放出来而已。虽然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抵抗不少病、也可以修复不少细胞,但有些病却终归还是得靠外物才行。不管是进补,还是治疗,都不能只靠针灸或者按摩。这老太太的病,按摩针灸了之后,就得靠药物治疗了。

好在这里有药煲,杜清和对老太太说道“奶奶,接下来就要给你用药了,你不要嫌苦,趁热喝了对身体有好处。”

现在已经彻底相信了杜清和的老太太,早就从善如流了“好孩子,你去给我煎药吧”杜清和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第一次给别人煎药。

但不代表着杜清和的煎药技能不行了,相反,他的煎药才是最正宗的煎药手法。

在古代医书里,大抵上都会有煎药手法的记载,比如

伤寒论有这样的记载“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如果是现代人,绝对是摸不着头脑,其余的就不说了,什么叫一两沸

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生”与“沸”了,真正的煎药手法,是要离火控温的,不能一直煮的。就好比两沸,简单来说就是让药液沸腾两次。想这样煎药,有两个手法,一个是关火,一个是撤走药煲。当然了,以前古代没这么先进的炉子,所以一般是撤走药煲。但现在就不一样了,要想不沸腾,简单啊,关火就是。

这样的科学依据是,离火控温能使药液较长时间维持在85100c的温度范围,这是药液煎煮的一个理想的合理的“临界”温度范围,既能满足提取药物功效成分对温度的要求,也能减少水分的挥发,减少与水分挥发相伴随的药物挥发性物质的丢失。同时水分在100c时挥发最快,而水分挥发越多,药液浓缩越多。药液浓度高了,有效成分反而不容易从草药里面出来,反而会继续附着在草药表面。

这种通过离火控制火力的煎煮方法,可以延长煎煮草药时间,能有效地提取药物功效成分,加快药效挥发。换句话说,喝了这样煎煮的药液,病都能好得快一点。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草药都适合这样的煎煮办法的。

就好像杜清和现在,用的就是“三生三沸”的煎煮法子。

所谓的“三生三沸”,其实就是把草药煮开之后,稍微晾凉了再开始加火煮沸。

如此来回三次,所谓“三生三沸”。为什么要这样呢主要是里面要用到一味药,叫做五味子,这一味药有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壮筋骨,虚损劳伤等等的奇效,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

反正这么说吧,就是一味补药,能配合大部分补药使用。

当然了,补药也不是乱用的,要是乱用的话,补身体倒成了毒药了。

也就是杜清和,用“医药”神通来煎药,药效不仅大幅提升,连带没多少药效的草药,都有着惊人的功效。

没办法,这年头的草药大多是人工培养了,和野生的草药的药性真的没法比。

人类在优选优育草药的时候,反倒对草药的药性是一种倒退。

大抵上是因为这些草药无法吸收天地菁华,才会如此吧。就好比一个中国人,或许吃中药没啥效果,可到了外国人那里,中医简直是神效。没办法,外国人哪里喝过中药啊效果自然好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耐药性,也跟人工培育的草药药力降低有一定关系。但不人工培育不行啊,中国现在人口十几亿,不人工培育,自然界哪里来那么多合格能用的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