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成本太高(2 / 2)

梁老汉也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把种菜事业做大是没问题的,可大棚蔬菜岂是一句话就能弄起来的这里要花多少钱都不得而知,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子,被杜清和忽悠几句就兴冲冲要弄大棚蔬菜了。

“如果可以,我能承包个两三百亩吧。不过你们应该不会给我这么多土地的,而我一个人,好像也挺难管理这么多田地的。”杜清和有点窘迫了,他那个所谓的“粤省自然养生公司”,现在都还是他一个人的光杆司令。好吧,算是雇佣了十几个村民,帮忙种植蔬菜什么的,但是二十多亩地和几百亩地,甚至上千亩地,则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再说了,大棚蔬菜一亩地的成本可不菲,单单是钢结构的架子,都要大一万的价格了,再加上棚膜、种子之类的东西,一亩地的成本接近两万块。

这还不算人工的费用,要是算上人工,这一亩地的成本简直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怪不得很少人去投资农业,事实上成本还是太高了点。要是三百亩地的话,这投资就高达六百多万了。加上人工的费用,各种杂费,一千万的投资都有点打不住。杜清和那点身家,真的不经花啊

当然了,还可以去银行贷款,凭借着项目去用银行的钱生钱。

但是,你总得卖得出去才行啊,不然的话,你当银行借给你的钱不用还的啊

总的来说,这样的投资还是太大了些,再加上丰祥村的地理位置其实并不算太好,除了比较多的平整土地之外,水源也不算太过充足,主要是交通不算便利,这会很影响蔬菜价格的。

梁老汉叹了口气:“你也知道的,我要做通大家的思想工作,这就非常难了。”

杜清和也认同,要是丰祥村的村民真的有眼光的话,也不会守着宝山过着穷日子了。

这年头,其实农业也挺赚钱的,可惜他们除了种水稻之外,就没想过要怎么去靠农业致富。

“先放着吧,不过电商的事可以先做着,万一有起色了呢”

杜清和也知道,丰祥村不是没有果树,像什么香蕉、杨桃、甘蔗等等还是种了点的,要是通过电商卖出去的话,也能赚点钱。最关键是,征服出钱给你搞电商,把框架都给你搭建起来了,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梁老汉也点了点头,觉得这是一个挺好的机会。

“不过,我们还得靠阿承去弄这个,你不会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