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心急如焚(2 / 2)

杜清和叹了口气,自己还是缺少耕田的经验。像杜母,小时候就是插禾、收谷长大的,自然知道什么天气该晒谷,什么天气该收谷。今天一大早,天就灰蒙蒙的,一看天气就不好。就算拿出去晒茶,也未必能晒得好。要是下雨的话,肯定会被溅湿的。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直接拿回家里阴着了。

“快到周末了,要是明天再晒不成,说不定就得用些手段了。”

杜清和也有点无奈,神通什么都能办到,唯独对时间没任何办法。而茶叶,往往需要足够的晾晒,才能出好茶的。要是用神通去烘干,就像是揠苗助长一样,口感必然好不到哪里去。

拿起一根细长的茶叶,杜清和仔细嗅了嗅,发现清香扑鼻而来。

茶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纯粹的自然香气之一了。

经过了高温杀青,起码超过两百摄氏度的铁锅,必须用猛火来炒,而且需要超快的翻炒技术才能均匀受热。

在家中其实没有这个条件的,是杜清和用了神通催高了火焰的温度,才堪堪达到这样的条件。

这样做的好处其实很多,经过神通翻炒的茶叶,不仅有神通渗入里面,还渗入了灵气,等于是双重保险了。这么说吧,如果杜清和没有神通的话,以他这种天赋,估计用冷锅练习五六年,都未必能真正开始杀青茶叶。

可以说,杀青这个步骤是制茶工艺里,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茶叶在晒青、凉青之后,就要杀青了。杀青也叫炒青,是制茶工艺最为讲究继续的一道工序。杜清和可以省略之前的两道工序,因为以他的神通,轻而易举的让茶叶达到最好的一个失水状态。

但是炒青不一样,炒青必须当锅温达到220-260c时方可投入凉青之后的茶叶,以“适当高温、投青量适中、翻炒均匀、快速短时、杀熟杀透”为原则,方能炒出品质优良的茶叶。很多制茶大师,单单是练习炒青,都练习了好几年。

翻炒不均匀,茶叶很容易焦了;火候不够,判断不足,茶叶就废了;而且炒青时间并不长,若是该起锅时没起锅,茶叶就显老,再好的茶叶都会这般糟蹋的。

要不怎么说,顶级的茶叶这么贵?

单单是产量都非常稀少,就拿明前茶来说,真正的好茶,都是明前茶,因为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比如顶级的御前十八龙井,也叫狮峰龙井,现在已经喝不到真正的古树茶了,能喝到的都是从这十八棵茶树移植、嫁接过去的狮峰龙井。即便如此,顶级的狮峰龙井,也就是御前十八龙井价格仍然高达六七千一两,这还是母树移植的品种;要是真正的御前十八龙井,估计都得二十万一斤,而且是有价无市那种。

还有像什么六安瓜片、凤凰单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安溪铁观音……这些都是普通人踮踮脚还能买得到的茶叶,或许品质不是最顶级的,但价格也是不菲,甚至比狮峰龙井都要贵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