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真帅(2 / 2)

重启高一 白雨涵 0 字 2021-09-17

张谭无语:“我也代表不了愿意掏钱买票的观众。”

“你谦虚了,你是谁啊,虽然你没有拍过电影,但是你当编剧的本事,我们都清楚得很,剧本有你把关绝对差不了。现在就是拍出来的画面,与你想象中的画面,差距多大了。”邵晓峰给张谭戴了顶高帽。

然而张谭心里很清楚,邵晓峰这是客套话。

真要是看重张谭的意见,电影的后期制作,就应该邀请张谭参与,而不是现在跳出来说场面话。当然,这也不怪,在电影方面张谭的确是新人。对此他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并不介意别人撇开他。

正好他对电影质量也是拿不准。若是参与过多,票房扑街。损失的还是自己的威名。

远远看着就好,扑街了是他们拍得的不好,大卖了,是他的小说写得好。

总会是赢家。

……

聊天聊到了五点钟。

首映礼嘉宾到齐,邀请的记者和观众,都进了电影院坐好了。谢楠楠摇身一变,又成了首映礼的主持人。

一番慷慨陈词后,将导演陈戈登邀请到了大荧幕前,给大家介绍电影。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改编谭张的小说。声波影业找我执导的时候,我压力挺大的,因为四大名捕在大陆、港台卖除了很多本,可以说畅销全球,有很多粉丝都在期待它的改编。”

顿了顿,陈戈登继续说:“因为它有这个原著的粉丝,很庞大的粉丝群体,所以每一处改动,都可能会引起很多粉丝的不满。”

“幸好是谭张也参与了创作。我们一起讨论了武侠的拍摄,武侠片没什么比侠更重要,侠要来干吗呢,为什么要一个侠呢。这个侠在这个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呢?所有这一切,都是《四大名捕会京师》要展现给大家的。”

陈戈登吹了一会之后,谢楠楠又邀请张谭上台。这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套路。

张谭上台后,同样是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会京师》是我十五岁的时候写的。现在我回过头来看,其实这部书写得还可以。呵呵……我应该算早慧,很早的时候,就理解这个社会、这个江湖了,而且说句托大的话,《会京师》写的时候,我脑海里想着的就是什么时候能拍成电影。”

“所以很多地方,我都是用电影的视角在描写武侠故事,电影开拍的时候,我跟陈导在讨论剧本的时候,也更好的呈现了一些从文字到画面的内容。”

“……电影的拍摄,对于我来说,是很新鲜的尝试,我虽然现在北电导演系上学,可很多东西还是理论上的。如何让故事圆满流畅,如何让作品思想性统一,这都是对我的考验,现在让我总结这部电影,我只能说,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呈现最好的一面。”

“等下电影放映,如果大家觉得好,请给我们一点掌声;觉得还可以,请给我们一点鼓励;觉得不行,尽管批评,我们会在以后改进。”

说得很诚恳,在这方面张谭没有装逼,因为的确不好装逼。

电影拍得好不好,台下观众和记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太装逼了容易被打脸。

还是当场打脸。

得悠着点。

导演和编剧分别介绍了电影,主创互动环节随之来临,主演们一一登台,玩各种游戏。张谭并不喜欢作秀,但是没有机会下台,索性站远一点,看着演员们各种实力抢风头,他安静做个美男子就好。

苏莎在台下,一双美目,全都放在张谭身上。

她虽然有追求梦想的心思,性格也大方,但骨子里还是一个小女人,和张谭交往以来,一颗心几乎都放在了张谭身上。

张谭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苏莎心里充满了骄傲——这神采飞扬的boy(男孩),就是她的男人。

而当张谭闪到一边装矜持的时候,苏莎心里又充满了高傲——相比这些演员肤浅的作秀,安静内敛的男士更加迷人。

总之在苏莎的眼里,张谭的幽默是建立在才华之上,他不说话的时候,那是学者的温润风度,他说话的时候,那是智慧在闪光。

好吧,似乎有点太夸张了。

但至少张谭确实不浮夸、不木讷,展现出了风度翩翩的定义。

“真帅。”苏莎嘴角带笑,心中不住的想。

……

互动到五点半。

主创合影留恋后,一起回到了座位。

电影院的灯光随即暗下来,大荧幕点亮,广电绿底飞金龙的logo伴随着熟悉的旋律,率先打头阵而出。

《四大名捕会京师》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未完待续。)